近年來,我省積極引導和推動一村一品區域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打造特色化競爭、差異化發展的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布局,2015年一村一品示范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1282元,比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9元高29.8%,較2011年增加4782元。
截至目前,我省一村一品特色產品達到860余種,一村一品示范村4973個,示范鄉鎮296個,一縣一業示范縣(區)29個,一村一品從業農戶134萬戶,從業人員439萬人。陜西101個村鎮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總數位居全國第三。
陜西一村一品的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業優勢板塊形成有序格局,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一鄉一業和一縣一業加快轉型。渭北陜北蘋果,秦嶺北麓、南麓淺山區獼猴桃,關中設施瓜菜,渭北旱腰帶及鳳縣花椒,秦巴山區魔芋、茶葉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優勢板塊建設深入推進,產業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17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增強了“造血”功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
據省農業廳副廳長王韜介紹,陜西一村一品發展模式不斷成熟,品牌效應逐步凸顯。在陜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中,有67.2%的村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1.4%的村建有龍頭企業,11.3%的村建有批發市場。涌現出龍頭企業帶動型、服務組織帶動型、專業市場帶動型、農村能人帶動型、特色資源依托型等發展模式。另外,在全省專業村中,315個村獲綠色食品認證,259個村獲有機食品認證,591個村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792個村注冊了商標,222個村獲省以上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