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板作為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幫助企業進行融資。”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總經理穆世文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陜西金融控股集團非常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陜西股權交易中心近年來在小微企業融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僅2016年上半年,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就辦理了5億多元的小微企業融資,這一數字超過了去年的總和。“十三五”期間,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的目標是實現小微企業融資突破500億元、掛牌企業超過5000家。
小微企業股權交易的
拓荒者
“四板市場事實上是一個自發的市場。”穆世文說,他在陜西財政專科學校工作時,在這里他接觸到了陜西最早的股權交易市場,當時的交易并不成氣候,不過是三三兩兩的人擺著地攤,紙牌上寫明企業轉讓股權的情況。
就是在這樣原始的條件下,各省開始了股權交易的試點。由于不規范、無監管,所以股權交易很容易演變成為非法集資,從而引發政府管理和社會層面的糾紛。后來,國家相關部門對全國各地自發形成的股權交易機構進行清理,2012年,證監會對券商參與各省的區域股權市場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陜西股權交易中心也是在此背景之下建立起來的。目前,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是陜西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唯一指定股權交易托管機構,受陜西省金融工作辦公室監管,在陜西證監局的業務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
陜西省目前有小微企業幾十萬戶,僅在西安市高新區就有5萬多戶。尤其在2014年國家提出雙創之后,小微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加。怎樣讓小微企業選擇到四板掛牌?這是穆世文上任之后,他經常思考的問題。“四板市場不同于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市場。首先,我們對企業沒有盈利的硬性要求;其次,我們對行業沒有限制。”穆世文舉例,比如在2015年,陜西的焦炭企業在省內根本找不到銀行貸款,因為他們屬于落后產能,但股權中心經過評估后,認為企業資質良好、還款意愿強,隨之先對企業進行了掛牌前輔導,然后為企業定制融資。事實證明,今年的煤炭利潤大漲,企業渡過了發展難關。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這是形容西北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效率低下的一個常用比喻。在穆世文看來,陜西的科研實力、創新能力、高素質人才的水平,統統都在全國前列,之所以小微企業融資搞不上去,就是政策落實不到位、人們的意識跟不上。上任伊始,穆世文便積極推動省市各級政府出臺對股權融資的政策、推動區縣政府出臺企業掛牌的補助和優惠政策、積極發展合格的券商和交易中介機構。
目前,上述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效益。在陜西省范圍內,榆林、延安、西安各開發區管委會均出臺了對企業股權融資的補貼和優惠政策,由地市級政府出面積極引導,鼓勵小微企業到陜西股權中心掛牌。
“事實上,我們也是直接融資市場的拓荒者”。穆世文說,在股權中心掛牌的企業,就有可能實現直接融資,通過各地政府層面的政策推導、推薦商和中介機構的積極拓展,以及企業的積極參與,才構建起了股權交易的平臺,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去融資,將會實現直接融資,一改過去靠銀行、小貸、P2P之類的中介機構。
“小微企業最怕資金鏈斷裂。”作為長期從事金融行業的專家,穆世文說,只要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頻次高、數額少、速度快等幾個方面問題,很多優質的小微企業都能迅速做大。現在,通過良好的示范效應,已經有很多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到股權中心來掛牌。
創新形式
助小微企業多渠道融資
“想來融資的企業多了,形形色色的各類公司也就都出現了。這里面不排除有想渾水摸魚的。”穆世文說,前來登記、展示和掛牌的企業多了,對陜西股權中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篩選出真正有融資需求的好公司,也要剔除那些想在股權市場騙人圈錢的壞公司。
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成立兩年多來,定位于為省內中小微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轉讓和融資服務,開展股權登記托管業務,力爭打造成為區域內股權質押融資、私募融資產品、金融衍生產品等類金融產品交易的創新平臺。
“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我們把企業分成三個類型,分別對應我們的展示板、成長板和交易板”。穆世文說,企業在來到中心后先要接受輔導,包括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輔導、合規合法輔導以及投資風險常識方面的輔導。只有能夠通過中心嚴格考核的企業,才能進入交易板進行股權交易。
“相當于我們筑了三道安全壩,把各種風險排除在外。”穆世文說,進入交易板的企業往往會得到投資機構的認可。2015年,陜西股權交易中心便通過股權質押幫助企業融資3億多元。
除了股權質押、股權托管外,陜西股權交易中心還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多方合作,實現了靈活的撮合融資模式,其中有不少屬于創新。去年以來,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和建行陜西分行聯合設計了“助保貸”,每年可以為小微企業貸款一個億,上半年已放貸5000萬元;另外把小貸公司的貸款實行了資產證券化,把借給企業的項目借款做成了可以出售的資產包,這就能極大程度降低風險;最后是中心幫助企業發行私募債,中心上半年幫助企業發行1.38億元私募債。
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于:一是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二是他們對資本市場不了解、信息不對稱。近年來,銀行銀根縮緊,民間融資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但是,民間借貸往往是拖垮小微企業的致命殺手。穆世文說,對于小微企業來說,融資是常態化的,各種融資渠道、融資手段都應該嘗試,如何找到更低使用成本的資金?到哪里找?現在陜西股權中心就能提供這些渠道。
穆世文舉例,山東有一家生豬養殖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當地股權中心,經過中心的規范輔導,幾個月后改制成為了股份制公司。過去這家養殖廠根本在銀行貸不到款,因為“地是租的,豬是活的”,抵押物不充分,但改制后不僅銀行給予了授信和幾百萬的貸款,連小貸公司和投資公司都主動來咨詢他們要不要錢,這對急需發展資金的企業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目前,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已達到515家,股權托管企業167家,會員單位142家,掛牌企業總股本達到100.61億股,實現各類融資總額達18.1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為小微企業設計更多的金融產品。”穆世文說,適合小微企業融資的渠道將越來越豐富。
政策助力繼續做大做強
穆世文曾任西部產權交易所副總裁,現同時擔任陜西金融控股集團總會計師。他認為,依托于陜西金融控股的實力和背景,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陜西金控目前控股的擔保公司股權已經有50億元的擔保規模,已獲銀行授信近800億元,旗下有陜西省再擔保、陜西省中小企業擔保、陜南循環擔保等十多家擔保公司;其次,集團旗下有融資租賃公司;第三是基金優勢,目前集團有20多只公、私募基金,具備了一定的資金規模;最后,集團還負責世界銀行1.5億美元的小微企業貸款。
2016年初,陜西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到:要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功能。依托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加快陜西省企業股權、各類產權等交易平臺的建設和有效整合。支持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到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交易。
“目前,我們迎來了最好的歷史發展機遇”,穆世文說,“十三五”期間,陜西股權交易中心要實現小微企業融資突破500億元、掛牌企業超過5000家。掛牌企業可以利用四板市場融資工具進行融資,中心將對企業進一步進行培育,把企業向更高板塊推送。目前,在中心掛牌的企業已經有博冠科技成功掛牌新三板,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夢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