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繞城高速景觀提升工程效果圖。
黃花爛漫滿田頭,畫里春光眼底收。明年春天,當你開車行駛在成都繞城高速上,兩側將有美景相伴,是何等的愜意。
10月25日,記者從成都市建委獲悉,作為成都市環城生態區里的重要內容之一,繞城高速兩側景觀提升工程年底即將完工,一條“綠色項鏈”將呈現在市民面前。明年春季,繞城高速兩側將呈現出更美的三月天。
做減法
兩側凸顯“山水林園田”
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環城生態區的規劃范圍為繞城兩側500米,而為強化環城生態區總體效果,統籌考慮沿線“山水林園田”的景觀,如今又重點進行提升改造。目前,所有涉及的區縣均根據總體設計方案編制了具體實施方案。
近年,成都市民只要開車駛上繞城高速,都會越發感覺到沿線兩邊“干凈,開闊”不少。據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環城生態區相關工作,這幾年一直在陸續推進,已經完成了涉及范圍之內的拆遷工作和綠色植被的栽種。
“但是也造成了景觀單一,而且形態不突出的問題。”該負責人強調,目前的景觀提升工作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提升,會多做“減法”而非“加法”,并且將充分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理念,因地制宜。
“我們盡量不再去增加,甚至是重新建立其他景觀,而是要去考慮如何將現有的田園景觀進行梳理,規劃和突出。比如,有時候就只是涉及到對灌木的清理,給開車行駛在繞城上的市民一個更開闊的視野。”
成都市建委將根據繞城高速的車行方向、速度、視角、尺度等,以“近水遠坡”、背景映襯等手法,規劃高速兩側的景物,讓市民視野的層次更加豐富。“盡量構建出一個地平線景觀效果,比如近處是水體,或者較低的景物。而隨著距離增加,景物高度遞增,使得景觀有層次感的同時,又能巧妙遮擋兩側較遠距離的房屋等。”
功能
形成天然的城市海綿體
明年春天,車行繞城高速,便猶如徜徉在兩側涓涓流水般緩慢展開的美麗畫卷中,成片的油菜花田將成為最惹眼的春光。這一幅幅縱情山水的人景相融的場景也將成為成都市新常態。
而該生態綠化帶給市民視覺上帶來享受的同時,其實也扮演著一個天然的海綿城市帶,啟動著“滲蓄滯凈用排”城市海綿體系統。
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通過土壤的滲透,以及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的“過濾”,都能對水質產生凈化作用。整個生態區將具備生態保護、水資源調蓄、休閑運動、文化景觀、城市應急避難五大功能。
進展
全年計劃投資51億
除了繞城高速景觀提升工程,整個環城生態區的建設今年也將持續邁進。
據成都市建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環城生態區將圍繞六項任務,全年計劃完成投資51億元。目前,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其中,拆遷安置工作已完成拆遷約31.14萬平方米,新型社區建設新竣工面積約78.4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約97萬平方米。
除此,成都市建委透露,江安湖水庫、青龍湖二期水庫、金沙湖水庫、北湖水庫的立項工作已全面開展,年內江安湖水庫、青龍湖二期水庫將完成立項,進行土地報征工作。
特色園區建設方面,建成開放了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青羊區百仁生態園、金牛區北新生態田園即將開工。整個生態區的綠色植被種植也完成了1.16平方公里。
據預計,成都環城生態區將于2020年建成。屆時,生態區范圍內湖泊河道水系面積比例,將由過去的7%提升到21%。“待成都環城生態區建設完畢后,市民乘公共交通30分鐘即能享受到環城生態區內的山地、森林、湖泊和濕地。”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