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重大水利項目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現場。
10月31日,廣西新聞網記者從廣西重大水利工程項目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廣西列入國務院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共有7項,目前已開工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落久水利樞紐、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二期工程、馱英水庫及灌區工程4項。工程實施以來,累計完成投資92億元。
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閆九球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廣西重大水利項目建成投產后的預期效益顯著,對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興邊富民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大藤峽水利樞紐具有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咸、灌溉等綜合效益,其中在航運方面,可使樞紐至來賓、柳州河段航道近期達到二級航道標準,遠期達到一級航道標準,3000噸級船舶可從廣州深入柳州、來賓等地;落久水利樞紐以防洪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發電、航運等功能,工程建成后,通過聯合調度,可使柳州市的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位于紅水河中下游的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二期工程以灌溉、供水為主,項目建成后灌溉面積達74萬畝,可使灌區糧食作物增產約21.1萬噸,年新增灌溉效益約為6.3億元;同樣以灌溉、供水為主的馱英水庫及灌區工程,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74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84萬畝。
據悉,這些重大水利項目事關國計民生,是按照“確有必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來確定、立項的。各項目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從建設條件、技術經濟指標、社會和生態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論證,合理確定工程建設目標任務、規模和標準,確保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重大水利工程。
此外,記者了解到,洋溪水利樞紐工程、西江干流治理和其他江河治理等3項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計劃將在2017年和2018年陸續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