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發放首批信用鄉村創業擔保貸款
11月16日上午,在延安市延川縣孫家塬村,雖然沒有固定資產抵押等反擔保措施,13位果農還是順利領到了總計77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當天,我省在此發放了首批信用鄉村創業擔保貸款,為解決貧困地區、貧困創業人員擔保難、融資難問題趟出了一條新路。
在國家發布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及我省的實施意見中,均提出了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實施力度的要求。今年5月份,省人社廳、財政廳等6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啟動創業擔保貸款信用鄉村建設,突破了反擔保的“玻璃墻”,并最終選擇了延安市延川、安塞兩縣進行試點。
本次首批發放貸款的孫家塬村,地處延川縣城南15公里,常住人口94戶230人。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村民們就開始種植蘋果。因為海拔高、地勢平坦、早晚溫差大、光照充分等優勢,他們的蘋果品質優良,市場銷路好。目前,蘋果產業已從最初的100畝發展到2640畝,形成3個蘋果專業合作社。
信用鄉村,“信用”是本。省人社廳再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在實施過程中,他們要求信用鄉村應具備多個條件。首先,村中有大片產業、有創業意向的農戶多、村風村貌較好;其次,村班子“兩委”成員團結,群眾支持和信任;第三,社會信譽度較高,在銀行無不良信用記錄。
據悉,作為信用鄉村,村民貸款不僅免擔保,還可進行二次申貸。對于免擔保帶來的風險,省人社廳工作人員表示,可以通過村民互相監督、村干部包抓還款及嚴格的貸款監管措施來對沖。
據悉,明年起,我省將通過強化抓點示范,在全省范圍推進信用鄉村的試點工作,力爭經過幾年努力,使全省每個縣都建成若干個創業貸款信用村,為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