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及S2線一期北段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受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日前,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在貴陽主持召開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及S2線一期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會議邀請來自北京、廣州、天津、西安等地1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3號線一期及S2線一期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估。
會上,專家組認真審閱了可研報告、相關支撐性文件和專題報告,聽取了編制單位對工可報告文件的全面匯報,各參會單位發表了意見和建議。隨后,專家組現場踏勘了2條線的主要控制性站點及車輛段和停車場,進一步掌握了項目情況及項目周邊環境、交通現狀。最后,專家組分綜合組、土建組、機電組和經濟組分別聽取編制單位詳細的專業匯報并進行了充分交流。
經充分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S2線一期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件編制內容較全面、線路走向和站位分布基本符合線網規劃和建設規劃,線位站點基本穩定;車輛選用6B編組,運能設計符合客流預測要求;車站規模與土建工法基本可行,設備系統裝備符合運營要求,采用的主要技術標準基本符合《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和《地鐵設計規范》要求;文件編制內容與深度,基本達到可研報告的編制深度要求;可研報告經修改完善后可作為下階段工作的依據。
專家組建議:下階段,應開展交通銜接專題研究,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落實車輛基地、主變電所的用地及外電源的接入。另外,貴陽市軌道交通建設將步入網絡化運營時代,在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高潮中,應充分利用各方資源,統一各線必要的技術標準,以節省投資、提高效率,并為后期的運營打下良好基礎。同時,本次S2線一期北段工程采用最高時速100公里/小時的車輛,標志著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首次進入了快線系統模式。
延伸閱讀:到2022年,貴陽將有5條地鐵線
今年7月,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即《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2年)》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文號:發改基礎[2016]1494號)。
根據建設規劃,國家批復的建設方案即近期建設項目為:2號線二期(油榨街至龍洞堡)、3號線一期(新添寨到花溪)、S1線一期(貴安至老城區望城坡)、S2線一期北段(西南商貿城至綜保區),共4個項目,總長度114.1公里,總投資728.11億,其中資本金比例30%,計218.43億。
市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加上第一期建設規劃批建的1號線和2號線一期項目,到2022年,貴陽市將有5條(1號、2號、3號、S1和S2北)、長176公里的線路投入運營。
而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起自花溪區省電子工業學院,經花溪組團、經開區、老城區、新添組團,止于烏當區東風鎮,線路全長約40.86km。全線設省電子工業學院站、省委黨校站、亞泰學院站、花溪區政府站、貴大農院站、花溪公園站、貴州大學站、民族學院站、董家堰站、中曹司站、甘蔭塘站、皂角井站、小車河公園站、太金路口站、延安南路站、花果園站、獅峰路站、浣紗路站、黔靈山公園站、北京路站、醫學院站、大營坡站、明德學院站、市公安局站、新添寨站、烏當區站、省教育學院站、東風鎮站共28個站點,均為地下站。項目建設總工期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