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南12億元建三甲醫院
在重慶主城南部區域,即將新增一家三甲醫院。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巴南區衛生計生委獲悉,該區首個三級甲等醫院明年主體完工,進一步提升巴南區的醫療服務能力。同時,巴南區還將進一步完善區、鎮、村三級衛生計生服務體系,為醫療大民生提供保障。
三甲醫院輻射主城南部片區
去年,巴南區人民醫院啟動了三甲醫院創建工作,投資12億元的三甲醫院新建設項目于今年2月24日開工,預計明年春節完成主體建設,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該三甲醫院項目位于龍洲灣片區,總占地規模9.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9.88萬平方米。巴南區衛計委主任黃曦表示,項目最初設計建筑面積為15萬平方米,考慮到市民需求巨大,區政府調增設計規模,加大投入力度,醫院設計開放床位也從最初的900張提升到1500張。
巴南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廖天湖則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醫院的軟件硬件也在同步改善提升。“我們新增了腫瘤科、康復醫學科等近10個科室。”廖天湖說,醫院引進了10多位專家人才,同時招聘了114位碩士、博士。未來,三甲醫院不僅服務巴南人民,還將輻射整個主城南部片區。
同時,巴南區還投入36153萬元完成了區中醫院遷建項目、區人民醫院婦兒醫院項目的建設,未來創建二所三級綜合醫院,一所三級中醫醫院,讓市民足不出巴南區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
“高配”基層衛生機構方便居民
位于鹿角鎮的南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所一級醫療機構,但9000平方米的醫療大樓、196張開放床位,讓它看上去無異于一所中型醫院。
“‘高配’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可以保證附近居民都能就近獲得質量過硬的醫療服務。” 該中心主任黃代翔說,該衛生院總投入達到了5600萬元,由區政府全額投資。“相比過去,醫院面積提高了1倍以上,還擁有了CT、CR、DR、四維彩超等先進醫療設備50多臺,醫療條件大幅改善。”黃代翔說。
近年來,巴南區基層群眾就醫條件明顯改善,建立了由區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村衛生室等組成的覆蓋城鄉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成了二圣、豐盛、安瀾等鎮衛生院和魚洞、李家沱、惠民、南彭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項目建設和升級改造;對1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新(遷)建或升級改造,建成中醫館22個。基本實現居民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區的目標。
全區人均壽命提高到79.16歲
黃曦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近5年來,巴南區落實政府辦醫的主體責任,投入近17億元,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籌資標準從最初的15元/人提高到45元/人,累計消除各級醫療機構債務7457萬元。破除以藥養醫機制,兩所區級單位藥品零差率銷售直接讓利群眾5064萬元。從今年起,由區財政兩核一補政策新增預算約3600萬元,保證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公益性。
截至今年10月,巴南區全區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9.16歲,比全市平均水平76.8歲高出了2.36歲,各項健康指標均處于全市前列。
黃曦表示,巴南區將傾力打造集一座生命健康城、一座醫美小鎮、一個生物醫藥產業園、一個云健康平臺、一個生態三養基地為一體的生態健康體驗區,全力爭創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