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暗訪重慶樓市明碼標價 仍有樓盤鉆空子
近日,國家發改委及住建部聯合發布了對商品房“明碼標價”的新一輪整治措施。部署從2016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專項檢查。此次專項檢查重點查處以下八類行為。“明碼標價”、“一套一標”、“醒目”、“自愿”、“一致”成為重點關鍵詞。
購房者若發現明碼標價的不規范行為,可通過12358價格熱線舉報。
其實,早在2011年發改委就發布過對于樓盤銷售房產明碼標價的要求,但并未得到重視,在后期執行中基本屬于一紙空文。那么此次,重慶開發商在明碼標價方面做得如何?是否符合國家規定呢?幾日前,小編實地前往了主城多個樓盤一探究竟。
重慶“明碼標價”方式有待改進
通過實地走訪,小編看到大多數樓盤都在顯眼位置擺出了證件公示欄(包括項目預售許可證、國土證及開發企業資質證書)和購房特別提示,一般都擺放在售樓處門口。而在售樓處的另一側,則靠墻立著“商品住房預(銷)售明碼標價牌”,標價牌上注明了“房號、戶型、建筑面積、套內面積、銷售總金額、銷售狀態”等信息。
但是,小編在現場并沒有看到公開全部房源和價格。比如,渝中某樓盤,目前在售房源包括3號樓和6號樓,但是現場展示的卻只有6號樓的價格表。被問及為什么沒有3號樓的價格表時,該盤的置業顧問則輕描淡寫:“3號樓的房源所剩不多了,就把價格表收起來了。你要問哪一套,我都可以告訴你價格。”小編發出疑問,“最近不是出了新聞,規定要明碼標價嗎?” 置業顧問回應:“我們一直是按規定明碼標價的,一般來講,房源對應的價格表在開盤時都會擺出來。”沒有全部公示,沒有細心解釋,購房者問哪一套哪一套就有了價格的同類現象不在少數。
根據法規,價格公示里需公開已售和未售情況。然而小編在江北某售樓處發現,當購房者遇到心儀的房源詢問剩余數量時,置業顧問發出這樣的說辭:“沒剩下多少套了。”這樣往往是為了刺激購房者。似乎,很多銷售都深諳此道。
當然,并不是所有樓盤都如此,也有項目做的還不錯。在渝北某熱銷樓盤,小編了解到,該項目不止將所有房源都在大廳展示,而且還將所有房價信息錄入到了電腦上,購房者可以隨時向置業顧問查詢到該項目所有房源的價格、面積,甚至包括已經出售的。
購房者心聲
“明碼標價的樓盤更讓人放心”
大坪陳先生:“明碼標價”專項檢查是最近的事嗎,之前沒關注過。不過我認為,既然政府都發公告了,開發商就應該嚴格執行!”
江北吳律師:“此次專項檢查非常有必要。只有在銷售透明的情況之下,購房者的權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南坪李小姐:“我知道現在的房子要求明碼標價,但是我們看房的過程中并不是太重視這個,我們更關注樓盤之間的價格比較和優惠情況。同一小區的價格都差不多,還是不同樓盤之間的價格差別大。”
渝北王阿姨:“我們購房者買套房其實很不容易,就怕開發商漲價。現在有了這個‘明碼標價’,開發商也就不敢隨意漲價了,明碼標價的樓盤更讓人放心,我們購房者心里也更踏實。”
開發商對于明碼標價的內容執行還不全面,那么購房者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對此,小編詢問了了幾位正在看房的市民。“我們購房者買套房其實很不容易,就怕開發商漲價。現在有了這個‘明碼標價’,開發商也就不敢隨意漲價了,權益得到保障,我心里更踏實了。”一位購房者在江北某售樓處跟小編說道。
當然,也并不是每一位購房者都這樣想。沙區某售樓處,正在和置業顧問計算價格的胡先生表示,他知道現在房子都要求明碼標價,可是真正看房子的過程中并沒有太重視這個,更多的是關注樓盤之間的價格比較和優惠情況,“同一小區的價格都差不多,還是不同樓盤之間的價格差別大。”
結語:
很明顯,此次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聲,強制要求商品房明碼標價,是對開發商的一種整治措施,在明碼標價的情況下,購房者不再擔心有其他的隱藏收費,從而更加規范房產交易環節。不過,從小編的走訪情況來看,重慶的很多開發商都采用了自己的方式對商品房明碼標價進行了公示,在方法上仍舊有改進和提升的空間。
“明碼標價”的可執行性有多強,查處力度有多大,監管又會持續多久,它究竟能否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一股清流”,種種問題,還得打個問號。
長期以來,大渝網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政策,本次也將落實執行此次兩部委的聯合公告,嚴查8項不合規定的行為。在此告知廣大購房者,可通過大渝網爆料平臺來舉報不規范的開發商。近期,大渝網還將攜手相關政府部門開展重慶地產行業規范化調查,歡迎廣大市民提供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