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76屆藥交會昨日閉幕 11萬人次入場參觀洽談 昆明向世界推開“健康之窗”
藥品交易會現場。
中藥品受關注。
云白藥展臺。
客商云集,名企薈萃。這是一場大健康產業多元化資源聚集的展會,超過11萬人次前來參觀洽談。
彩云之巔,健康之城。在昆明加快建設成為中國健康之城的大背景下,第76屆全國藥品交易會、2016中國健康營養博覽會和第16屆中國國際保健博覽會暨中國(昆明)保健節的成功舉辦,為中國健康之城建設注入了一劑“催化劑”,推動昆明大健康時代的到來。
一個支點:“撬動”大健康產業發展
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如今,借助第76屆藥交會這個支點,昆明市搭建了一個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相互交流、技術合作、商業合作的平臺。
今年,昆明市明確提出將“中國健康之城”作為昆明城市品牌之一,把大健康產業打造成為昆明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這為云南省很多藥企發展大健康產業和樹立企業轉型目標奠定了基礎。目前,一些云南本土企業已經紛紛涉足大健康產業,如一心堂謀劃將傳統藥店向大健康藥店轉型,從單純賣藥到為顧客提供健康解決方案;云南白藥以“藥”為根本,形成了以藥品為核心、相關多元化健康產品并舉發展的格局。
藥交會匯聚了來自全國的眾多優質代理商、經銷商,其中來自商業百強和全國優質代理商、經銷商300余人,現場與藥企進行對接洽談,確保了醫藥企業高效地開拓招商和銷售業務。此外,300位具有明確采購意向或采購計劃的醫藥零售(連鎖藥店)采購負責人,現場對接企業,幫助企業高效達成合作……依托平臺,藥交會為昆明大健康產業發展匯集人流、物流、技術流、資金流,有力推動昆明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借助平臺,云南藥企將轉型“互聯網+”戰略。其中,云南鴻翔針對目前線上還無法支撐醫保支付的情況,開始整合與協同線上線下功能,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為今后發展大健康產業做準備。今后,在“互聯網+”背景下,運用互聯網平臺以及快捷的藥品配送模式,提高醫藥流通效率,是藥店未來發展方向之一。也許不久的將來,昆明各個藥店將開始做小病的治療、慢病的管理、未病的保健,還有一些藥學的跟蹤,逐步發展成大健康產業。
一個通道:促“走出去請進來”成常態
底蘊深厚的旅游資源、國內外都享有盛譽的城市名片,面向南亞、東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門戶……依托良好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昆明打造“中國健康之城”,必將要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發展戰略。本屆藥交會恰逢其時,它猶如一只扇動翅膀的蝴蝶,將給昆明大健康發展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本屆藥交會最受歡迎“明星產品”評選頒獎典禮上,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獲“最具市場潛力的新藥”獎,云南盤龍云海藥業的“排毒養顏膠囊”獲“最值得關注的品牌藥企產品”獎項,云南白藥集團獲“最具品牌傳播力企業”獎項。其中,云南盤龍云海藥業的“排毒養顏膠囊”是歷經了22年的品牌,經住了市場考驗,有口皆碑,目前企業準備全面進軍生命健康產業;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創新設計了全國第一條物理性脫農殘、脫重金屬的三七藥材自動化清洗生產線及自動化三七超細粉生產線……這是云南藥企走出云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最好的證明。
大健康產業不是作坊式、封閉式的行業,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自然也要將優秀的藥企“請進來”。國藥集團、上藥集團、太極集團、中國醫藥、天藥集團、華藥集團、東藥集團等百強企業在內的近2000家國內外知名藥企前來參展。“互聯網+”讓百姓足不出戶,用手機就能購買到適合的藥品;智能化中藥房,從稱重、分藥都靠智能化電子操作,并可分析識別出醫生處方有無違反規定開藥……國內外知名藥企的到來,為云南及昆明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一個窗口:全面展現本地特色和優勢
自古以來,昆明就是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優質生產基地和優勢資源集散地。此次,借助藥交會這個窗口,國內外醫藥企業和專業商家不僅洞悉了昆明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全貌和前景,也讓昆明良好的氣候條件、豐富的生物資源、多樣的民族資源等這些獨特的魅力映射到全國各地。
5號館內,由云南省商務廳和昆明市政府聯合特別設立了“云南印象主題館”,館內共劃分制藥/生物區、健康營養品區、道地藥材區、綜合服務展區四大區域,匯集了云南白藥集團、昆藥集團、云南騰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新世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云南盤龍云海藥業、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等眾多云南知名藥企,集中展示云南省大健康產業的整體形象。
三七汽鍋雞泡面、含中藥成分的護膚品、七草花花露水、燈盞花素注射液……“云南印象主題館”展示的各種中藥制作而成的產品,令八方賓客目不暇接。傳統藥材也毫不遜色,會展上一株單株重9.3公斤的多芽重樓王,尤其受人關注。
除藥企外,昆明的藍天白云、茂密的植物,也令來昆的賓客贊不絕口。氣候和生態是昆明最核心最具壟斷性的大健康資源,其中三七、燈盞花、木香、天麻、重樓、茯苓等藥材馳名全國,為昆明發展生物醫藥、保健品等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資源基礎。目前,昆明正依托生物制藥研發和中草藥種植比較優勢,大力發展以天然藥物、民族藥為主的生物制藥產業,建立生物藥研發創新平臺,開發生產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新型免疫產品及抗病毒、抗腫瘤、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癌癥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壯大。
一場盛宴:35場活動獻計大健康發展
云南省藥品招標采購政策內部交流會、分級診療昆明論壇、2016中國醫藥電商年度論壇、2016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峰會、2016醫藥圈大健康市場峰會、第三屆互聯網“大咖侃趨勢”高峰論壇、醫藥戰略轉型期的中藥大品種培育論壇……35場系列活動中,百余位國內外業界精英、投資機構、跨界領袖從醫療服務、智慧醫療、創新技術、“互聯網+”等多個維度和熱點,為昆明打造“中國健康城市”建言獻策。
“整理、收集各類數據資源,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基礎。”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秀梅認為,大健康產業中如何找到創新方向,國內外藥物市場競爭激烈,新藥研發投入巨大,如果沒有各方面數據的支撐,很容易造成重復研究和侵權,從而浪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資金和時間。
發展大健康產業的背景下,中國中藥協會中藥研究評價技術中心辦公室主任李磊為中醫藥行業發展指出4種路徑:讓人并購,是一種快樂,更是一種智慧;發展中醫院內制劑、中藥飲片、配方顆粒,這個路徑適合部分企業進行業務轉型或業務多元;預防與治療組合、精準與精制組合、醫藥融合,適合“醫療-企業”用大健康理念進行行業整合;證明自己是個好產品,有個可供西醫使用的臨床治療方案,也就是中醫藥產品深挖,這個路徑適合如今的大部分企業。
匯集各個專家不同的觀點、意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些“火花”將和昆明發展大健康產業產生良性的“化學反應”,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加快推動昆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及醫療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中國健康城市”這一目標,增強昆明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