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成立反詐騙中心 多部門聯動 三個月止付被騙資金1720萬
說起電信詐騙,人們除了憤怒,也關心那些轉賬給騙子的錢能否追回來。今年8月15日,重慶市正式成立反詐騙中心,在受騙群眾和電信詐騙犯之間筑起一道防火墻。反詐騙中心成立三個多月來,已經止付轉賬1720萬元。
昨日,記者來到重慶市反詐騙中心,揭秘這個專業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部門。
成立反詐騙中心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在重慶市反詐騙中心,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總隊長吳立勛介紹,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來勢兇猛,而且愈演愈烈,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擾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如何有效地打擊此類案件,成了相關部門關注的問題。
去年11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由市公安局、市網信辦、市工商局、市高院、市通管局、重慶銀監局、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等23個成員單位,組成重慶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制度,吳立勛任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
去年12月24日,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決定建立重慶市反詐騙中心。今年8月15日,反詐騙中心正式運行。
四類單位共同辦公
吳立勛介紹,反詐騙中心由市公安局刑偵總隊負責實體化運作,銀行、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多家單位參與。反詐騙中心統一協調對全市電信詐騙犯罪的打擊和防范工作,統一對電信詐騙涉案賬戶進行快速止付凍結,對詐騙電話進行快速關停封堵,并組織開展電信詐騙專業反制、研判工作。
記者昨日在反詐騙中心看到,工行、農行、中國銀行、建行和郵政儲蓄銀行,電信、聯通和移動三家運營商,以及重慶本土第三方支付平臺“易極付”的辦公室,分布在中心各處,工作人員接到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后,將立即發起止付凍結工作,盡全力追回轉賬匯款。
破獲電信詐騙近兩萬起
反詐騙中心成立以來的3個多月時間,共處置涉案賬戶9600余個,止付涉案資金1720萬元,凍結涉案金額2080萬元。除了筑牢防線,中心還研發了多個反制系統,實時預警追根溯源。自9月啟動反制工作以來,發現并預警潛在受害群眾1291人,避免損失852萬元。
從年初試運行至今,反詐騙中心牽頭偵破“4·21淘寶代運營案”“綦江區系列偽基站詐騙案”“長壽區系列購房退稅詐騙案”“石柱縣系列酒托盜刷銀行卡詐騙案”等57起重點案件,抓獲嫌疑人460余名,破獲案件近6000起。
今年1至11月,在反詐騙中心牽頭開展的“渝安1號”打擊整治專項行動中,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近兩萬起,打掉犯罪團伙62個,搗毀詐騙窩點78個,阻截、清理非實名銀行賬戶2699個,封停各類違法電信業務1626個,攔截“ 86”非法主叫號碼59萬余個。
入駐銀行將增至16家
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探長康飛介紹,除了打擊,更要對電信詐騙進行防范。中心的民警進校園、進企業、進單位,向學生、企業法人、財務人員開展點對點培訓和宣傳。
從去年底中心開始籌建以來,他們與市通管局、三大運營商合作,每月向市民發送防騙提示短信,目前已達千萬條。
吳立勛介紹,經多方協調,中心入駐銀行將從目前的5家增至16家;涉案網站、通訊號碼的關停、封堵流程將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反應時間;全市各區縣公安機關將成立打擊電信詐騙專業隊伍。
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預防電信網絡詐騙記住9點
元旦、春節即將到來,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不受電信網絡詐騙影響,以下9點要牢記。
1.別點手機短信內的鏈接。
2.索要“短信驗證碼”的全是騙子,千萬別給。
3.閉口不談卡號和密碼。
4.別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
5.遇到要求打款、匯錢的行為都要長個心眼。
6.陌生證據莫輕信。絕不輕易相信陌生人,在網上遇到朋友、家人也不可輕信。
7.釣魚網站要提防。登錄銀行等重要網站時,養成核實網站域名、網址的習慣。
8.不明電話中提及一些你從未接觸過的新鮮事,莫輕易當真。
9.難分假和真,撥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