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專訪了自治區質監局黨委書記、副局長次仁羅布,從事質監工作多年,對于西藏目前的質監工作,他有著長遠的計劃和打算。“眼前最重要的便是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的掛牌運營。”次仁羅布說道。西藏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暫命名)是我區質監工作的一項重要項目,該中心的掛牌運營將填補我區在質量檢測中心方面的空白。
本月將開展二次裝修招投標
“現在全國其他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486個國家級質量檢測中心,而西藏目前一個質量檢測中心都沒有,對于我區質監工作的開展有著很大的不便。現在我們很多質量檢測都是邀請內地一些質量檢測中心的專業人員來幫助我們進行。”次仁羅布介紹,等我區質量檢測中心正式掛牌運營后,我們便能自主開展各項質量檢測工作。而該中心的掛牌運營還將填補我區質量檢測中心方面的空白。
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從2014年4月開工建設,2015年11月主體大樓全部建設完成,同年12月通過驗收,被評為“優質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不同于一般的辦公大樓,必須經過二次裝修方能投入使用,但我區并沒有具有質量檢測中心裝修資質的公司,只能從內地找具有資質的公司進行二次裝修。“12月20日左右,我們將進行招投標,招投標工作完成之后,預計將于明年3月份進行二次裝修工程。目前,二次裝修的圖紙已經設計好了,而且設備也已經在今年完成采購,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6月,質量檢測中心便可以掛牌運營了。”次仁羅布向記者說道。
兩種方式解決人才問題
硬件設施已經有了,還有重要的一點便是軟件設施。次仁羅布介紹,自治區質監局下屬共有5個事業單位,分別為自治區特檢所、自治區計量所、自治區標準化所、自治區質量所以及信息中心,而這五個事業單位承擔著我區質量檢測工作。
“在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掛牌成立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便是‘所改院’。現在我區承擔質量檢測工作的四大所在完成‘所改院’的工作和迎接國家質檢總局驗收之后,不僅在檢驗檢測的范圍上有所擴大,其功能也會增加很多。目前已經向自治區政府相關部門提出申請,正在等待該項工作的批復。”
同樣,“院”比“所”所需要的技術人才也更多,對此,次仁羅布早已經想好了辦法。“主要是通過兩個渠道,其一是援藏渠道,其二是自主進行人才培養和引進。援藏工作是國家支援西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已有醫療和教育兩項事業開始了‘組團式’援藏工作。我們可以通過向對口支援的省市邀請相應的檢測專家、技術人員,援藏人員在一邊工作的同時,還可以將技術經驗傳授給我們西藏的工作人員,以此發展和培養西藏本土人才。”次仁羅布說道。而在另一個方面,則通過自主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的方式,來補充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的軟件設施。
各行業產品均能自主檢驗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以及工業化的發展,我區質監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電梯方面,目前我區已有近萬部電梯,且以每年38%至40%的速度在增長。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區74個縣(區),除了那曲地區和阿里地區的幾個縣沒有電梯之外,其余的縣(區)均有一定數量的電梯。而這當中,拉薩的電梯保有量已達到5000部,且在全區七地(市)中增速最快。其次便是昌都,由于地勢原因,昌都的房子都較高,因此電梯的數量也不少。快速增長的電梯數量,給我區的電梯檢驗工作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掛牌成立之后,不僅能夠實現電梯定期自主檢驗,我區已有的7大類特種設備的檢驗均能實現自主檢驗。這不僅每年能夠省下一大筆檢驗費用,且是我區質監工作的一大進步。”次仁羅布介紹道。
除此之外,醫療器材,如聽診器、體溫表、B超檢測設備等;水電設備,如電線電纜、燈泡,水管等;建筑材料,水泥、防水卷材、管材、涂料等;毛絨制品,如藏毯、氆氌、貼身衣服等;金銀飾品;食品相關產品,如包裝材料、礦泉水瓶等諸多產品均能在自治區質量檢測中心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