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紀恒與自治區兩會代表委員集體觀看《愛在胡楊》
綠色就是希望 綠色就是生命 綠色就是不朽
1月16日晚,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在觀看大型蒙古族歌劇《愛在胡楊》演出前,接見了總策劃德德瑪等編創人員。
1月16日晚,大型蒙古族歌劇《愛在胡楊》在烏蘭恰特大劇院精彩上演。
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在觀看演出前接見了《愛在胡楊》總策劃德德瑪等編創人員。他說,《愛在胡楊》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現實,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一定能夠激發全區各族群眾關愛胡楊、保護生態、建設美麗家園的責任意識和不懈追求。
李紀恒指出,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把守住生態底線作為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深情囑托,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就是要滿足全區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熱切向往,就是要讓《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歌中描繪的意境遍布內蒙古大地。
李紀恒說,胡楊是阿拉善的金色名片。我到內蒙古工作后,先后兩次到阿拉善盟調研,還去看望了全國治沙模范“治沙愚公”蘇和同志,被蘇和放棄安逸舒適的城市生活、十幾年如一日植樹治沙的精神和情懷深深打動,對蘇和堅強不息、堅韌不拔、堅守信念、堅信成功的品質肅然起敬。我深深感到,綠色就是希望,綠色就是生命,綠色就是不朽。蘇和植樹治沙的精神就是胡楊精神。全區各族干部群眾要向蘇和學習,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內蒙古生態環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綠色資源。
李紀恒強調,《愛在胡楊》以蘇和同志的感人事跡為原型,大力宣傳弘揚時代楷模精神,喚起公眾對生態建設的關注和支持,呼吁更多的人投身于生態環境事業,充滿了正能量、感動著全社會。這是一部生態文化盛宴,是胡楊精神的人文再現,也是內蒙古人民對大自然情感的集中體現。希望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向德德瑪老師學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發掘更多像蘇和這樣的先進典型,創作更多充滿雋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蕩之氣的優秀文藝作品,讓內蒙古的藝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自治區黨政軍領導任亞平、冷杰松、李佳、曾一春、張院忠、云光中、宋亮、白玉剛、羅永綱等和自治區兩會代表委員一起觀看。
《愛在胡楊》是以阿拉善盟原政協主席蘇和同志為原型的一部蒙古語歌劇。劇中主人公毅然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與妻子一起在大漠深處堅守十余年,栽種梭梭十余萬株,以胡楊般的堅強意志樹起一面保護生態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