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作者 李波)鎮安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有貧困村96個,貧困人口2.04萬戶5.77萬人,貧困發生率23.5%。“十三五”期間,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運用系統思維,尊重客觀規律,精心謀劃、精準施策,按照先難后易的思路,突出易地搬遷挪窮窩、產業扶貧拔窮根兩個重點,強力推進“三帶四聯”,奮力打好“五大戰役”,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李波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打好“整體戰”,“三帶四聯”破窮局。創新實施“三帶四聯”脫貧攻堅,通過大戶帶、企業帶、“三社”帶和聯產、聯業、聯股、聯營,把貧困戶牢牢地捆綁在產業鏈上,把產業鏈牢牢地捆綁在經濟組織上,真正讓貧困戶土地流轉得租金、基地就業得薪金、資金扶持得股金、訂單生產得定金、旅游服務得酬金,實現穩定增收、穩定脫貧。全縣已認定146家企業、40個專業合作社作為帶聯主體,確定貧困戶聯產8621戶、聯業6198戶、聯股9762戶、聯營1257戶,建立儲備金貸款8000萬元,今后五年,按照“78988”比例給貧困戶分紅,確保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

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右一)入戶走訪貧困戶
打好“持久戰”,培育產業拔窮根。按照“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思路,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全面建設“三帶四聯”產業示范園和企業孵化園“兩個園區”,積極打造旅游服務、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立體農業“四個產業帶”,努力培育板栗、核桃、茶葉、白山羊、蠶桑、烤煙、魔芋、中藥材、油牡丹、紅豆杉十大高山農產,到2018年,旅游三產和特色產業收入占貧困戶總收入75%以上,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問題。
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調研蠶桑產業
打好“正面戰”,易地搬遷挪窮窩。堅持把易地搬遷作為脫貧攻堅治本之策,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結合消除石板房、改造土坯危房、敬老院建設及貧困戶新房裝修工作,重點建設云鎮花園五千戶及高峰、鐵廠等8個千戶以上規模安置點,搬遷貧困戶9597戶31186人,統籌解決貧困戶安全住房。完善安置點配套設施,妥善解決搬遷群眾的后續產業、養老統籌、醫療保險、子女上學等問題,真正讓搬遷群眾安下心、扎下根。
鎮安縣委書記李波詳細了解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子女教育情況
打好“陣地戰”,改善基礎變窮貌。把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作為脫貧攻堅的先導,堅持項目向貧困村傾斜、資金向貧困村整合,依托國家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政策,全面實施道路通達、農田水利、電網覆蓋、教育扶智、就業促進五項重點工程,補齊貧困村發展短板,全面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鎮安縣縣委書記李波慰問困難群眾
打好“殲滅戰”,社會兜底脫窮境。建立弱勢群體的關愛機制,關注留守兒童、婦女、老人的生產生活,構筑貧困群眾基本醫保、大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多道防線,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負擔,防止因病返貧。完善五保戶集中供養,改進城鄉低保工作,建立自然災害、惡性事故救助機制,對因災、因事故致貧返貧的家庭,及時給予臨時救急和社會救濟,防止貧困戶脫貧又返貧。
(作者系商洛市委常委、中共商洛市鎮安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