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委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健康,必須管得嚴而又嚴。要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夯實各方責任,堅持源頭控制、產管并重、重典治亂,堅決把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每一道關口。3月5日上午,聆聽報告的住內蒙古全國政協委員杜梅振奮不已,今年她帶來的提案正是關乎食品安全的。
“近年來,動物疫病傳播不容忽視,直接影響到畜牧業生產、畜產品的安全和人類健康。還有一些不法商販以次充好,用劣質牛羊肉冒充內蒙古牛羊肉的現象時有發生。”心系畜產品安全的杜梅憂慮道。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把好關?杜梅建議,加強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如運用可追溯的電子耳標,給牧區的牛羊戴上“電子身份證”。“一旦對一只羊佩戴的耳標進行電子掃描,就可以迅速獲知這只羊從出生到進入市場的整個情況。”調研中,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西蘇木試點的智能化電子耳標管理系統讓杜梅眼前一亮。“該系統的使用,可使相關部門及時掌握疫情、畜產品動態,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杜梅希望電子耳標管理系統能在全國廣泛推廣。
杜梅建議,加強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一是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追溯對象、追溯信息、追溯環節、追溯主體、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將食品安全可追溯的要求落到實處。二是協調各參與主體明確責任,每個環節的責任人要提高對可追溯體系的認知程度,積極參與各自環節的追溯工作,以進一步整合資源,建立全國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三是完善追溯平臺的技術支持與配套設施,如建立與國外接軌的全國統一食品安全標識系統,完善和統一食品包裝等追溯信息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