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推進脫貧攻堅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社會長治久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是合陽縣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人口72948人,貧困發生率達18.9%,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脫貧摘帽,更是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著眼全局、統籌推進。脫貧攻堅是民生中的民生,大事中的大事。要認真貫徹落實好中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統籌謀劃好全縣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執行政策不打折扣,落實任務不講困難。牢固共享發展理念,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縣域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相結合,精準扶貧與整體性脫貧相結合,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外部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敢于創新、突破難點。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我們所面對的貧困群眾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不能采用常規思路和辦法、按部就班推進,必須創新工作方式、抓住重點、攻克難點、全力推進。移民脫貧搬遷工作是重點難點,但又對脫貧攻堅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多次赴陜南的紫陽、千陽、石泉學習,開拓視野,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從2011年就啟動建設移民搬遷小區,同時,認真研究省市政策,對在建的8個搬遷小區遺留問題,逐一現場解決,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按照“四避開”、“三靠近”、“四達到”要求,編制了全縣搬遷規劃,全縣共需搬遷4541戶16695人,目前建成4個,434戶1626人入住。下一步,我們將在城區和洽川鎮規劃建設兩個集中搬遷小區,近期將開工建設。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狠抓關鍵、精準施策。脫貧攻堅的關鍵在于精準施策。按照“六個精準”、“六個一批”的要求,我們結合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實際,因戶施策、對癥下藥、精準幫扶。制定了產業、移民(脫貧)搬遷、金融、生態、電商、光伏、就業、教育、醫療健康、低保兜底等“十條路徑”,出臺14項配套政策。產業扶貧扶持16571戶貧困戶5.96萬人發展經濟作物4萬畝。生態扶貧發展干雜果3000余畝。教育扶貧為14010名貧困生資助資金1261萬元。醫療救助方面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000余萬元。社保兜底方面為1.8萬貧困戶發放救助資金3500萬元。特別是產業扶貧方面,我們探索出“政府+企業+村級電站+貧困戶”、“黨支部+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公司+基地+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戶”、“互聯網+三農”、“政府+供銷聯社+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6種精準扶貧模式。2016年實現2.6萬人穩定脫貧,完成年度任務的108%。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真幫實扶、合力攻堅。要整合各項扶貧政策和資金,動員企業、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凝聚強大合力。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派出全縣104個部門單位的6385名干部與原單位脫鉤,集中包聯貧困村、貧困戶。部門、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不脫貧不脫鉤,做到貧困村村村有村情分析報告和幫扶計劃,戶戶有幫扶明白卡和收入明白卡,周周有包聯情況紙質和電子工作紀實檔案,月月有幫扶對象滿意度測評。把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果。發揮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作用,積極爭取建設項目,累計落實扶貧資金近7億元,其中安排縣級專項扶持資金550萬元,整合涉農資金7000余萬元,爭取中省各類扶貧資金1.2億元,落實貧困百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9億元,為推進脫貧攻堅提供了資金保障。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群眾滿意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標尺。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必須解決好群眾真正關注的事項,聚焦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為保證脫貧攻堅取得實效,縣上成立了脫貧攻堅督查室,每月進行督查,定期進行通報。制定了《脫貧攻堅工作考核辦法》和《脫貧攻堅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對當年被評為較差等次的,所在鎮街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或有關負責人予以免職,并由紀委進行問責,包聯部門班子成員年度考核均不得評為優秀等次,分管領導年度考核原則上評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等次。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也多次深入貧困村和貧困戶進行明查暗訪,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作者李縣平系中共渭南市合陽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