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機場迎來第100條國際(地區)航線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雙流保稅區內的飛機維修基地。目前,維修基地的主體已建成封頂,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設備安裝,從美國進口的滑軌已安裝到位。
■據公司新廠房工程經理菲利普表示,整個項目進展非常順利,“預計下個月就進入驗收階段。最快,今年9月就可以開修第一架飛機。”
5月22日14時18分,一架來自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ET063航班降落在雙流國際機場,成都迎來第100條國際(地區)航線。吞吐量破4600萬人次,位列2016年全球最繁忙機場前50名,雙流機場通達地球五大洲,雙流已瞄準了給飛機做保養這塊大蛋糕。隨著臨空經濟示范區的成立,自貿區的開建……定位空港雙流、國際航都的成都市雙流區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順勢起航。
本月24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在成都開幕。未來五年,四川許下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美好愿景,要始終不渝朝著“兩個跨越”的奮斗目標堅定前行。
一個接一個的利好消息從雙流傳來:在雙流自貿試驗區內,航空發動機保稅維修基地的進口滑軌已經安裝到位,今年9月,成都雙流就可以為全球保稅修飛機了。同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也在雙流落地開花,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也正火熱展開。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建設中的四川重大項目——中國電科(成都)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的一個項目也已完成招標工作,很快進場建設……
時間縮短15%
雙流保稅修全球飛機
今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其中,雙流自貿試驗區總面積34.01平方公里,是四川自貿試驗區內國家級機遇多重疊加、區位優勢最明顯、產業基礎最扎實、口岸功能最成熟的核心區域,主要發展民用航空(含樞紐服務、航空維修、研發培訓、通用航空等)、金融服務、跨境電商、現代物流、保稅制造等臨空自貿高端產業,著力打造營商環境優越、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創新創業活躍、產業基礎雄厚的內陸自貿發展引領示范區和內陸自貿開放高地。
5月22日14時許,埃塞俄比亞航空的一架波音787夢想客機降落在雙流國際機場。隨著成都直飛亞的斯亞貝巴,正式宣告成都首條直飛非洲大陸的定期航線開通。這也是雙流國際機場第100條國際(地區)航線。通達地球五大洲的雙流早已瞄準了給飛機做保養這塊大蛋糕。
去年9月21日,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航空發動機保稅維修基地(一期)在成都綜保區雙流園區奠基,欲為全球維修飛機的CFM56發動機。據悉,CFM發動機使用于空客和波音系列飛機。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9億元,分三期實施。項目一期建成后年維修能力達300臺,全面建成后年維修能力達600臺。在雙流保稅區內維修境外飛機發動機,對于吸引國際客戶優勢明顯。
日前,成都商報記者走進位于雙流保稅區內的飛機維修基地。目前,維修基地的主體已建成封頂,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設備安裝,從美國進口的滑軌已安裝到位。公司新廠房工程經理菲利普表示,整個項目進展非常順利,“預計下個月就進入驗收階段。最快,今年9月就可以開修第一架飛機。”據介紹,新廠房是按世界領先水平修建,可以自動清潔零部件,建成后,可以縮短生產周期的15%左右的維修時間。“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將生產周期由70天降為55天。”他表示,飛機發動機維修過程中,航空公司要租賃飛機,“我們縮短生產周期后,可以幫助航空公司減少租賃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今年前4個月 引進31個項目總投資238億元
定位空港雙流、國際航都的成都市雙流區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順勢起航。
5月21日,金發科技天府新區創新園項目在雙流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正式啟動。項目占地面積約596畝,將建設孵化器項目和加速器項目。計劃在5年內引進、培育400家以上的科技企業,引進設立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中試平臺5個,打造2——3個產業技術聯盟,集聚和培育8家以上產值上億級高科技企業,培育3家上市公司,將為雙流區高科技企業培育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待創新園項目全部建成投運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年稅收1億元。
雙流認真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以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為工作統攬,以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為目標引領,立足主導產業,依托重大項目,加快實施精準招商、項目促建和企業培育,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
去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52億元,同比增長9.3%;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07億元,同比增長22.2%。在全省第一批工業強縣示范縣(市)建設成效評估考核和成都市2016年工業經濟目標近郊區(縣)考核中位居榜首。來自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管理局的最新消息,今年1——4月,雙流自貿試驗區新引進項目31個、協議總投資238億元。其中,海科工業機器人、中商飛等20個項目完成固投50.6億元,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7.2億元,工業產值125億元,稅收9.59億元,外貿進出口122億元。
按照國家、省、市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雙流立足轄區中科院光電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8個軍工單位,天微電子、中亞通茂等16家經認定的民參軍企業,中電科信息安全產業園、成都芯谷等9個軍民融合項目資源稟賦優勢,將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作為今后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措施,全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目前已形成軍工龍頭單位軍轉民重大項目落戶、民參軍企業逐步集群、軍民融合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等良好局面。
2015年4月,中電科與雙流簽署投資協議,建中國電科(成都)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規劃中,園區占地約1140畝,總建筑面積約76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130億元。大型央屬軍工集團入川當年的9月7日,《關于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包括四川在內的8個區域被確定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2015年11月17日,全面創新改革被四川省委列為引領“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軍民融合企業在四川的發展迎來了春天。據雙流科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推進十大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雙流就有3個基地,中國電科(成都)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是其中之一。
在雙流全面創新改革的試驗田里,一個個軍民融合項目正像中國電科(成都)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一樣,一步步由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