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電 (虎遵會)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云南省劍川縣結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在全縣推行黨員到支部競爭認領工作任務的黨員“競認制”,通過黨員搶著領任務、爭著干工作、比著做貢獻,激發內生動力,增強黨員意識,有效帶動支部“活”起來。
支部:從“使不上勁”到“牽得住頭”
抓好黨建是各級黨組織書記的主責主業,但在實際工作中因事務繁雜或是對黨建工作不了解,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會顧此失彼,找不到載體、抓不住重點,往往使黨建工作抓空抓虛。
如何讓黨員“動”起來、讓支部“活”起來?劍川縣依托支部“主題黨日”,探索建立了黨員到支部認領工作的黨員“競認制”。在每個月的“主題黨日”,由黨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收集民情民意,整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黨總支參考,村黨總支召開支委會確定本月工作任務,列出需要辦事的清單和相應的分值,通過綜合服務平臺、“指尖黨建”微信群和黨務、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并由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到村認領,黨員按時完成認領工作任務的將進行積分獎勵,未完成任務并造成影響的,將扣除一定的分數。黨員“競認制”所得積分作為民主評議黨員和其他工作的參考依據。“競認制使黨建工作有了抓手,黨員搶著做、比著干,支部的戰斗力明顯提升。”劍川縣老君山鎮官宅村黨總支書記黃劍軍感慨頗深。
黨員:從“請不動”到“爭著來”
支部強不強,關鍵在黨員。在“競認制”的帶動下,黨員一個看著一個干,一個比一個做得更好。
“積極參加組織生活、按時交納黨費、主動參加村內公益事業,我認為,這是我該做的。”劍川縣甸南鎮上關甸村黨員姚四寶說。據了解,現在,全縣黨員都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并主動到支部認領工作任務。
老君山鎮官宅村黨員黃連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認領了“幫扶措施明白卡”到戶宣傳任務,利用鄰里關系融洽、溝通能力強的優勢,到第一、第六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逐戶宣傳脫貧攻堅工作;黨員趙瑞青,在“九九”敬老節活動中,建議并認領了后勤服務工作。“既完成了任務,獲得了積分,又得到了村里老人的贊譽,一家人都覺得臉上有光,我得到了作為一名黨員的自豪感。”趙瑞青高興地說。
劍川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黨組的全體黨員,主動認領了圖書館服務、文化廣場、文娛場所和公共衛生間的清理打掃工作。“每天晚上帶著孫子到廣場,都干干凈凈的,心情也舒暢。”陳燦花大媽如此說。
群眾:從“站著看”到“跟著干”
“在過去,涉及征地、社會保障等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時,一些群眾對黨員有想法,不主動參與,工作很難做。現在,由黨員帶頭表率,群眾真心實意跟著干。”劍川縣沙溪鎮紅星村黨總支書記喻永昌說,現在,黨員干部每一次真心誠意的付出,都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劍川縣金華鎮桑嶺村建立黨員掛牌管護古樹責任制度,對村里171棵百年古木實行黨員掛牌義務管護。在黨員的帶動下,全村建立了村“兩委”干部分片包掛,片區清潔隊員具體負責、群眾參與,老干、老協監督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環境衛生處處干凈,時時清潔,“和諧生態村莊”的美名遠播。“如果家家門口干凈整潔,我家門口垃圾成堆,那我就覺得過意不去,也要學著別人家的干啊!”村民馬漢成笑著說。
劍川縣甸南鎮龍門村在推行黨員“競認制”中,針對過去辦事喜歡鋪張的陋習,村黨總支部制定了村規民約,黨員帶頭執行。現在,“白事簡辦,喜事新辦,小事不辦”的節儉文明新風尚逐漸形成,村民們都拍手叫好。“人情來往的負擔減輕了,但親朋好友、鄰里鄉親之間的感情卻更濃了。”村民施克敏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據介紹,自黨員“競認制”實施以來,劍川縣9291名黨員積極主動向所在支部認領工作任務13271件(次),辦結率達83.6%。“競認制”的實施,使黨員凸顯了身份意識,增強了服務能力,凝聚了發展合力,支部的戰斗力也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