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進程中,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條件和內在動力正發生深刻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問題仍然存在。
近日,在2017城鎮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表示,建好小城鎮,有利于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利于破解資源環境瓶頸,實現經濟均衡發展,有利于提高城鎮化水平和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理性建設小城鎮,規范小城鎮有序發展,要重點圍繞培育供給側小鎮經濟,從體制機制、規劃理念、資源融合、模式手段和考核評估五方面進行創新。
當前,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在各地如火如荼的開展。對此,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認為,今年以來,各地積極穩妥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取得了一些進展,積累了一些經驗,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明顯、要素集聚、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但在推進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小鎮發展概念不清、定位不準、盲目發展、市場化程度不足等問題。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表示,當前應因勢利導、引導特色小鎮培育發展。對此,他提出四方面建議,一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二要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三要營造特色小鎮發展的軟環境,四要最大限度降低市場主體的創新發展成本。
此外,有業內聲音呼吁,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需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尋找發展新動能,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