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古稱“蒟蒻”(juruo),中藥名:蛇六谷。屬天蘭星科多年生草本生植物。魔芋的主要成分是葡甘露聚糖(英文縮寫為KGM),葡甘露聚糖是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上品,至今還無法人工合成。現代營養學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作為纖維素,有人類“第七營養素”之稱,被西方發達國家譽為東方魔力產品。
魔芋是亞洲特有農產品。魔芋適合生長在年均氣溫13~15℃、年降雨量700~1600mm、海拔600~1200m、年積溫4000~4500℃、無霜期不低于230天的自然環境中。近些年,盡管有不少歐洲發達國家從我國和日本引種魔芋,試種了幾年均無成功建樹;國內農業科技最發達的山東省,在大棚中仿生態環境試驗了幾年,也毫無捷獲。陜西省秦巴丘陵山區自然生態優良,是地球上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朱鹮四種國寶級動物的唯一棲息地,有"國寶天堂"之稱,被行業專家稱之為國內最適合魔芋生長的地方!
魔芋藥食同源。常吃魔芋食品,對人體便秘、糖尿病、肥胖,腸、胃癌變和高血脂等癥狀有神奇的平抑和理療效果。魔芋生長忌化肥、避農藥是現代農業難尋覓的綠色農作物;是人類當今大健康產業需求非常迫切的天然食材和健康功能食藥原料;魔芋資源被聯合國衛生組織確定為全球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魔芋是陜南特色農作物。魔芋生長的地區普遍存有三大特點:一是經濟不發達,貧困人口集中;二是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不暢;三是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產品檔次低,特色產業成長慢。早在2000年5月20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同志,,在深圳為廣大魔芋科技工作者親筆提詞、寫下了“發展魔芋產業,促進西部開發”的寄托;黨的"十九大"中國共產黨向世界宣告建設“兩個一百年”中國夢的偉大構想;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率領全國人民朝著精準脫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奮勇前進!新形勢下、我們黨又勇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全力下功夫發展實體經濟。廣大魔芋產業戰線上的全體工作者肩負著省委省政府克難攻堅,追趕超越的歷史使命!
據國內專家機構權威統計:近三年來,全球魔芋精粉產量一直徘徊在2.0~3.0萬噸之間,我國雖然是魔芋資源大國和生產大國,但不是魔芋產業科技強國和應用消費大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魔芋健康知識的普及,魔芋這一我國獨具優勢的農業特色資源,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據行業資深專家分析,未來五年,國內每年將有0.5~1.0萬噸魔芋粉市場的新增需求,魔芋產業發展前景喜人。
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魔芋產業發展的歷程,前期、雖然我們有兩千余年的魔芋資源利用歷史,并在中醫、中藥典籍中載述在冊,但魔芋利用一直自給自足,處于自然經濟狀態;唐朝中期(公元750年左右),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僧人將魔芋種帶回國內一千多年來,魔芋一直是日本廟宇僧侶和宮廷高官風雅食用的圣食。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日本政府對魔芋的科技研究和產業化發展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直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日本仍是國際上研究、利用魔芋食品水平最高的國家,日本厚生省立法規定所有幼稚園的兒童每天餐食中必須有魔芋食材。日本把魔芋資源納入了國家戰略儲備,由日本魔芋協會,負責國庫魔芋粉資源的儲、釋,用來維護國內魔芋產業安全和物價波動的控制,日本魔芋協會還代表國家制定出了苛刻的魔芋粉進出囗貿易壁壘和技術壁壘,保護國內產業、防止市場風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因強臺風致使日本魔芋產地幾乎絕收,被迫到中國搶購魔芋干角,從而引起我國外貿和供銷社系統的關注,陜西省寧強縣陽平關供銷社花巨資30萬元人民幣引進了第一臺日本產魔芋精粉機。八十年代中葉,貴州省魔芋加工企業花巨資近3000余萬元全套引進了一套重油為烘干熱源介質的現代化魔芋烘烤生產線;1997年西南農大劉蓓英教授引領成立中國園藝學會魔芋協會,翻開了我國魔芋產業發展新篇章。隨后四川航天的科技工作者開發出國內獨居優勢的魔芋加工設備,近十年來,在廣大魔芋科技工作者和眾多魔芋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魔芋產業的精深加工和應用研究有了大踏步的前進。新時代,圍繞魔芋全產業鏈的開發、共享價值鏈的建立、市場供應鏈的完善,政、產、學、研科學工作體系的有效運行,特別是陜西省委、省政府領導高瞻遠矚,敏銳地將魔芋產業化開發列入全省克難攻堅、追趕超越的突破產業,全面地激活了陜西魔芋做強勝出走出國門、沖向全球的發展原動力。
陜西省陜南三地市約有魔芋適生種植面積230萬畝,占全國適種總面積660萬畝的三分之一。漢中市具有全國最大的機烘鮮魔芋加工能力和陜南三市最大的種植面積,安康市有全國最強的魔芋健康即食食品生產集群和魔芋特色經濟持續發展的經驗,商洛市奮起直追,發展趨勢銳不可當。經歷了近三年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供給側改革的調整,陜西省省商品芋收購價從2015年每公斤不到2元,2016年平均每公斤達到3.6元,2017年沖到了歷史新高每公斤6元以上;與此同時,小于500g的種芋采購價,來年將達商品芋價格的1.5~2.0倍。按照陜南自然資源稟賦,全省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將長期帶動三市30余萬戶、100~120萬貧困人口持續受益脫貧。魔芋產業將在精準扶貧中的帶動績效完勝于其他種、養植業,這一產業發展的強勢至少持續五年以上。因此、可以毫無懸念地說:魔芋種植是陜南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首項選擇!
多年來、困擾陜西省魔芋產業發展的客觀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種芋繁育慢,不可遠距離調運,且不能碰撞傷皮,要像拿雞蛋一樣護好魔芋種;二是需要做好魔芋軟腐病、白絹病的預防,需要攻克一旦得病,病株的快速處置辦法,農技服務要跟上;三是魔芋種植謹防好大喜功,一哄而上,必須腳踏實地,學懂掌握種植技術后而動,常態下魔芋種植地還需三年一倒茬,種植風險高。主觀因素方面是三個“切忌”:一是切忌急躁。切忌盲目大面積種植,魔芋種植適合千家萬戶分散式發展,房前屋后小面積分種,種一年掌握技術后梯階遞增式的種植發展模式;二是"切忌"行政推動諸侯式經濟發展模式。如A縣長期發展魔芋,成就突出,B縣跟著學,C縣、D縣、E、F縣情形差不多,全市評比產業做什么,就效仿前者低水平重復立項,如此形成收魔芋時只怕魔芋收的少,競相漲價爭資源;銷售魔芋粉時,爭相降價搶用戶,產業發展墜入巨大的剪刀差,浪費資源,自廢武功!三是"忌產業發展無序、無規劃"。表現在多頭亂布局,分散無重點,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排排坐、吃果果,離的近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擾亂產業鏈,盲目發展。本人認為陜西魔芋產業發展必須做好省級頂層設計,由具有活力的省屬國有資本豎旗借勢進入,整合魔芋資源,實現全省魔芋產業共商、共建、共享集約化高效發展。
發展魔芋產地初加工是魔芋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首要環節,也是決定魔芋產品生產企業持續健康生存的關鍵。魔芋產地初加工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意義:一是保證原料質量,避免遠距離運輸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同時大大減輕運輸壓力和生產成本;二是能生有效解魔芋賣難買難問題,穩定和提高農民種植魔芋的積極性;三是大量吸收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四是有效延長當地的農業產業鏈,把產品優勢變為產業化優勢和經濟優勢。
長期以來我國加工鮮魔芋大小不分,加工工藝方法原始落后,魔芋烘干時間沉長,加工過程中大量使用二氧化硫護色,嚴重與國家食品安全政策相抵觸,單臺魔芋初加工設備生產能力小,魔芋收、挖時間集中,加工不及時,庫存腐爛,增加生產成本,浪費資源。國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另一家象陜西錦泰魔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產業鏈運營開發的企業存在。大多是小規模落后的毛粉加工企業、魔芋粉購入簡單優劣調配型外貿出口企業或魔芋食品加工企業,這些企業難以支撐行業發展的大旗,無法形成優勢互補穩定的產業鏈體系,難以組成科學有機的價值鏈體系,制約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行業集合效益優勢難現,被淪為小眾產業。這樣一個極具朝陽,具有一般糧農企業收益所不及的特色產業被埋沒……
做為一名資深魔芋事業工作者,經過對國內外魔芋產業發展的長期研究和企業實踐,我認為做好、做強、做長魔芋產業鏈,陜西魔芋產業發展定要走集團化合作、集約化高效經營、規模化布局、品牌一體化運營的創新、立業發展道路。發揮國有資本的主體地位優勢,科學大膽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開創“世界魔芋·中國陜西”的全新產業格局。(供稿人:張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