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綜保區國考合格 正式通過國家八部委驗收
昨天,由海關總署牽頭,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外匯局等8個部委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對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江津綜保區”)(一期)進行了驗收評審,并同意其通過驗收。
拿到國考驗收合格證書
聯合驗收組聽取了江津綜保區建設和驗收工作情況匯報,實地檢查了驗收區域內的基礎設施、監管和隔離設施、卡口及相關配套設施情況。經過認真評審后,聯合驗收組認為: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一期)已圍網的1.2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基礎和監管設施符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基礎和監管設施驗收標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已具備封關運行條件,同意通過驗收。聯合驗收組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一期)驗收紀要》,并為江津綜保區頒發了(一期)驗收合格證書。
據了解,江津綜保區于2017年1月成功獲批,規劃面積2.21平方公里,位于重慶主城南部,東臨珞璜工業園中興大道,南臨重慶繞城高速公路,西臨渝黔高速鐵路,北臨珞璜工業園碑亭大道。緊鄰重慶繞城高速、年吞吐量2000萬噸的珞璜港和年貨運量2000萬噸的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水公鐵聯運條件成熟,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服務貿易等產業的優勢突出。
高起點規劃發展外向型經濟
江津綜保區作為重慶第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重慶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開放平臺。
高起點的功能定位必然帶來高規格的產業規劃。江津綜保區將充分依托我區及重慶的產業支撐,重點構建三大保稅產業體系,在更高層面、更高質量上促進保稅產業集群發展和開放平臺集合建設。在保稅加工方面,重點推動高端裝備研發制造、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等高附加值產品保稅加工業的發展;在保稅物流方面,重點推動臨港物流、國際中轉、區域分撥配送、供應鏈管理等業務;在服務貿易方面,重點推動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進口商品采購分銷、跨境電商業務。江津綜保區將被打造為西部重要高端裝備和智能終端研發制造基地、西部水公鐵樞紐型綜合保稅貿易集聚區,成為江津乃至全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核心平臺。
截至目前,江津綜保區已引進項目40個,其中26個項目已簽訂正式協議,總投資294億元,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400億元,年進出口額55億美元。都市傳媒記者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