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我省經濟仍然處于加速增長的“窗口期”。為此,我省要搶抓加速增長“窗口期”的歷史機遇,確保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一萬億元,通過科學謀劃、扎實苦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轉型發展中力爭取得突破性成就。
持續加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精準脫貧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通過鐵路、公路、機場、電力、水利、生態、環保、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投入,硬化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要有大手筆的規劃、科學規范的論證,實現重大項目的開工上馬,要謀劃能夠彪炳史冊、造福甘肅的偉大工程。同時,要把精準脫貧打造成為引領“三農”發展的項目載體。
推動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轉變。一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合理引導投資方向,充分利用國家西部開發的政策與資金,大力吸引外資、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確保固定資產投資不失速。二是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鄉村人口的消費能力與水平,充分釋放消費潛能和動力。三是借助“一帶一路”推動企業商旅“走出去”,加大海外經貿園區與產業園區建設,改變進出口貿易負增長的不利態勢。
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要采取“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實現三次產業之間的優勢互補;積極鼓勵非公經濟進入能源資源開發、社會事業、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文化旅游、全民健身產業等領域,參與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運營;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根本上提高供給的質量與效益,加大對中高端產業、產品和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著力培育一批戰略新興產業;積極打造具有甘肅特點的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經濟潛力。新型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要充分釋放其經濟增長帶動力。同時,要重視我省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甘肅特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在改善鄉村的過程中釋放美麗鄉村建設的巨大發展潛力。
抓好國家相關政策機遇及平臺打造的帶動作用。近年來,國家支持甘肅發展的政策很多,含金量很高,要在使用政策的過程中深化政策、謀劃政策,充分做好政策的消化、拓展與提升,要把政策機遇期轉化成為加速發展期。“十二五”時期,我省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的經濟、文化、生態、科技、開放等發展平臺,要充分釋放其帶動經濟增長的平臺效應和示范價值。
積極推進省直管縣的體制改革,解放縣域經濟創造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的改革原則。我省有86個縣市區,如能打破現行省—市—縣的傳統體制束縛,通過省直管縣的財政體制、甚至行政體制改革,給縣域經濟一個新型的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制度環境,就能夠創造性激發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動力,有望實現“縣域強則省域強”的超常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