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應緊緊圍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快強省建設和科學發展解放思想。必須通過新一輪思想解放推動新一輪發展。
第一,陜西必須借助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契機,一方面通過縱向比總結成就鼓舞士氣,推動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橫向比找差距找問題找不足,跳出老思路老框框老辦法,謀劃新思路推動新發展。各級領導要帶頭解放思想,敢于帶頭正視陜西與全國、與周邊地區的發展差距,敢于承認差距、不甘落后,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變化,大手筆高起點,大膽謀劃城鄉、區域、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新思路,力爭陜西在新一輪發展中能夠逐步縮小與全國和西部省份的差距,走在西部前列。
第二,必須清醒地把握和認識發展與保護的辯證關系,在保護的前提下加快發展,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實現更好的保護。在處理發展和保護的關系上,在更高的發展層次和更廣闊的發展背景下,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堅決摒棄極端片面的觀點,形而上學的觀點,堅持辯證地、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堅定不移地依靠轉變發展理念、依靠科技進步、依靠技術創新、依靠管理創新來推動發展。在推動新一輪發展上,不能簡單的、機械的、片面的理解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兩型社會建設和轉變發展方式,要從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新思路中,謀劃推動發展的新產業,發現推動發展的新領域,抓住推動發展的新機遇。節能減排正在催生一批新產業,帶來一批新機遇。一批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新產業正在全球興起。綠色發展的理念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在所有產業、所有項目、所有領域的發展過程中被貫徹,要看到綠色發展正在為我國和陜西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在思想上不能簡單排斥科學發展的新理念,要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從中找到推動陜西加快新一輪發展的新機遇、新領域、新方向、新思路、新產業、新項目。比如甘肅酒泉建設陸上“三峽”;新疆、晉北、內蒙古建設大型風電基地;十幾個省市規劃發展大型核電和高載能材料工業項目;武漢規劃建設十大千億元產業集群等可否給我們謀新一輪發展一些新的啟示。
第三,陜西仍然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的許多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和矛盾,都還迫切期待通過加快發展逐步加以解決。因此,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發展必須堅持能快則快的方針。在陜西推動發展的三大要素中,投資仍然是第一要素,必須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保持投資規模的高增長;必須通過項目帶動和強化招商,優商安商,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資本,保持發展速度不下滑、不回落。抓投資首先要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既要抓基礎設施項目,更要抓產業化項目;而且還要不斷策劃項目、謀劃項目、研究項目、構筑項目、實施項目。高層領導要親自抓項目,要建立高層領導包抓項目的定期匯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同時,也必須高度重視擴大內需,不斷提高城鄉群眾收入水平,通過加快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支撐陜西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創造條件。陜西出口規模小,但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同樣也必須通過貿易與產業互動發展,推動更多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從現在開始,就應在全省上下抓緊謀劃“十二五”的發展思路和重大項目,特別是重大產業化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今后的重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應主要圍繞各類產業發展項目、優勢資源開發、工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和產業集群發展,來規劃和建設,為各類項目引資和規劃建設創造條件。比如建設環秦嶺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為一大批生態旅游項目開發創造條件;建設沿黃高速公路、鐵路,為陜北巨量資源和產品外運開辟第二條東運南運大通道;建設大關中百公里物流產業帶,為構建西部物資集散地和市場群創造條件;加快省界、市界、縣界、鄉界公路對接和加寬通鄉通村公路,為發展縣域經濟創造條件;加快符合循環經濟和兩型社會要求的生產生活一體化的鄉村民居加現代家庭設施農業設施建設,為刺激內需和新農村建設創造基礎條件等。
第四,要進一步調整區域發展思路,按照三大區域三大主要產業互相支撐,互動發展來調整思路、制定政策、推動發展。陜南要以現代材料工業為主導產業,傾全省之力和全社會的創新資源謀劃構筑一批大項目,以支持和支撐關中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再以關中的裝備制造業和陜南的材料工業共同支撐以陜北為主的能源化工產業發展。陜北、關中主導產業定位比較準確,陜南發展的思路還需要再認識、再豐富、再突破。陜南是我國重要有色金屬富集區,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具備發展現代材料工業的良好資源條件;陜南青山綠水,是我國的重要生物資源寶庫和生態旅游資源與水資源富集區,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綠色能源(水電、太陽能光伏材料、核能、火電、生物能源、風能等)、生物醫藥、生態旅游、桑茶絲綢等特色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巨大潛力;與陜北關中比陜南發展的整體環境承載力強。依靠集成利用現代技術,通過上大壓小,整合資源和園區化發展,完全可以實現綠色發展。陜南發展必須突破簡單、機械、片面發展“綠色產業”的思維定勢,必須牢牢抓住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抓住國家和全球原材料短缺、三市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條件大大改善,一批水電、火電、核電項目上馬的機遇,打破“慎礦”思路的局限,圍繞礦產資源開發向現代材料工業的戰略轉型,抓緊圍繞謀劃大型特種鋼、不銹鋼、金屬鎂、鉬材料、釩材料、鈦材料、鉻材料、鎳材料、硅材料、氟材料項目和鉛、鋅、銅、錳、汞銻、金銀、建材等項目,找大資源、招大企業、引大資本、上大項目、建大園區、求大發展。力爭通過按照兩型社會建設的要求,建設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區、產業共生區、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園區等,走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之路,推動陜南在新一輪發展中縮小與陜北、關中的差距,使其成為全省新一輪發展新的增長極。全省上下要重新認識和評估陜南的發展優勢,要認識到陜南與陜北、關中一樣可以謀劃發展一批突破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陜南正在謀劃的300萬噸不銹鋼、特種鋼項目,如能順利規劃建設,產值可超過5000億元,以此可形成整合陜南有色金屬資源、推動陜南突破發展的最大平臺,從全省發展講還等于在經濟上再造一個陜西。在陜南發展上,要在更高層次上放寬視野,進一步解放思想,找準優勢,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造性地大膽謀劃一批大項目,只有如此,才能逐步改變陜南發展相對滯后狀態。
第五,陜北、關中通過引漢濟渭、黃河水權置換、陜北黃河調水等重大戰略舉措的推進,在“十二五”還要持續謀劃一批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現代材料、軍民兩用產業、高新技術、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文化旅游、輕工紡織、現代農業、畜牧食品等產業。從陜西長期可持續發展看,必須加快規劃建設一批核電、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項目,適度控制煤電發展,把有限的煤資源用于發展消耗資源相對較少、附加值較高的煤化工及深加工產業。近期要科學分析陜北、渭北的煤資源流向,整合資源支持大項目布局少的市縣,上一批大項目。陜北南部縣和關中多數市縣要進一步強化發展意識,著力推進項目帶動戰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及當地和周邊的資源優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興化擴建項目、咸陽大型輪胎和甲醇項目、渭化擴建項目、陜化擴建項目、蒲城大型煤化工項目、韓城大型焦化項目、涇河下游沿岸的大型氯堿項目等一批大項目的開工建設,拉開了在關中布局大型能源化工項目建設的序幕。今后陜西還應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榆林南部煤鹽化工、沿黃煤氣化工、延安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彬長-麟北煤化工等一批大項目的布局建設力度。
第六,圍繞新一輪解放思想和推動新一輪發展,陜西還要認真學習借鑒沿海和周邊省區解放思想、推動發展的經驗,在爭取綜改試驗區、大規模謀劃設立一批新的工業園區、產業集中區、發展一批過千億產業集群、通過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城鄉體制機制創新,尋找新的發展資源,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整合資源、整合發展要素和發展優勢,謀求新的發展。知識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我們必須以更加寬闊的胸懷、更加謙虛的態度、更加開放的姿態,向周邊省區,向先進地區,向一切優秀的制度創新成果和發展經驗學習,通過學習,豐富我們的知識,更新我們的觀念,拓展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謀劃、組織、推動科學發展的水平和能力,從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第七,圍繞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全面轉變政府職能。當前要深刻認識部門利益對陜西新一輪發展的制約和影響。要圍繞發展,轉變職能,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新一輪解放思想,打破部門利益對推動新一輪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膽推進政府體制改革,打破部門垂直管理過多過濫肢解市縣政權的困局,還權于市縣,給市縣充分的發展權、治理權,使其權責對等、財權事權對等,滿足市縣肩負的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任務之需要。在省級部門要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政府職能,下決心破除以亂培訓、亂發證、亂年檢為代表的部門利益對陜西新一輪發展的瓶頸制約,全面向市一級下放重大項目省級審批權、核準權,省級職能部門逐步轉向以規劃和宏觀指導為主,使其逐步擺脫圍繞擴大部門權限、強化部門利益謀劃工作思路的被動局面。
第八,加快推進以關中為主體、陜北陜南為兩翼的城鎮化、城市化和城市群建設步伐。能一體化的加快一體化,能加快設市的加快設市步伐,能通過城市道路對接、城際快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環線鐵路和公路建設,帶狀城際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及交通設施建設,沿路沿村沿鎮的新區布局,重點鎮產業園區建設,城鄉一體化的戶籍和社會保障體制創新,城鄉一體化的土地、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資本等發展要素的大手筆高起點整合與配置等,對能加快發展的區域、市縣、村鎮、沿線,要爭取和率先賦予發展的優先權、先試權,要鼓勵和支持發展要素向有潛力、有優勢的區域與沿線集中。在發展上不設禁區、不設框框,全面營造大膽試、大膽闖、放手干、不爭論、多支持、多包容的良好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