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忘初心 我們都是追夢人——訪陜西恒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陜西省總商會副會長孫俊良
陜西恒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陜西省總商會副會長孫俊良
恒源集團精準幫扶納林采當村貧困戶捐贈儀式現場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花草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乾坤。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大浪淘沙沉為金
提起陜西,眾所周知的除了西安,還有就是聲名遠揚的神木。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神木借著煤炭的東風和地下豐富的煤炭儲量,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縣發展成了中國百強(市),同時,一大批優秀民營企業家也應運而生。
孫俊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工商聯副主席、陜西省總商會副會長、陜西恒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同時也是陜西省三秦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捐贈個人)獲得者。作為“敢為天下先”的陜北漢子,緊緊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憑借一身過人的膽識與堅韌,他在陜西神木煤海摸爬滾打20余載,創建了年產值數十億元的現代煤電企業集團,從而躍居陜西民營企業領軍人物。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創辦企業,到世紀之交開創恒源循環集團經濟工業園區,從一個陜北土生土長的普通農民,逐步成為神木民營經濟發展潮流的引領者。孫俊良所創辦的陜西恒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現在是一家涵蓋能源轉化、煤化工、鹽化工、新能源及民生健康等領域的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集團。公司現有員工6000余人,下轄發電公司、電化公司、潔凈煤公司、趙家梁煤礦、錦界熱電公司、城固酒業公司、鑫陽房地產公司、農豐農業公司等10個全資子公司以及海灣煤礦、焦化公司兩個控股企業和北元化工、精益化工等多個參股企業。走煤、焦、電、氣化等為一體的環保、集約、高效的企業發展道路。集團公司先后被榆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榆林市十佳企業”、“榆林市非公有制納稅十強企業”、“掛牌重點保護企業”等榮譽稱號,被榆林市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單位,被神府經濟開發區評為“先進企業”,被陜西省農行授予“AAA級企業”稱號,被神木縣人民政府評為“煤炭系統先進集體”。公司年上繳稅費6億多元,連續十年被評為“神木縣民營企業納稅第一名”。
20年捐款逾3億元
孫俊良是改革開放后陜北榆林成長起來的第一批民營企業家。自1986年他辭去公職投身商場至今已在商海拼搏20多年。他的企業從小工廠一路發展成為陜西省聞名、實力雄厚的現代企業集團,這一路,孫俊良走得并不容易。隨著煤炭行業的起伏跌宕,他也經歷了事業上的起伏坎坷,但他以頑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成就了今日的輝煌。
在企業走向成功與輝煌的今天,孫俊良始終沒有忘記作為一個企業家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先后為災區救助、扶貧幫困、新農村建設、教育和慈善事業捐款逾3億元。
走進“神木第一村”孫家岔鎮水井灣別墅新村,48棟別墅樓群赫然入目,新村樓臺亭閣,花卉萬紫千紅。從2012年開始,孫俊良個人陸續出資3650萬元,挖掉了兩座小山頭,為全村144戶建設別墅新村。別墅建成后,又出資1152萬元,為每戶按照8萬元的標準統一風格進行裝修。還投資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中心。村民分兩批入住,第一期78戶,第二期66戶;每戶三層,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客廳掛著液晶大彩電,實木地板,窗明幾凈,擺放著十套件沙發;臥室席夢思大床,窗簾落地;廚房有天然氣灶,衛生間有浴室,配備了太陽能熱水器。配置之周到齊全,所到觀者為之驚嘆。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從2001年開始,孫俊良就為本村63名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養老金。隨著企業效益的增長,每人每月從300元、500元增長到現在的2000元。在關愛本村老人的同時,2012年,他向神木縣喬岔灘鄉賀家村60歲以上老人每人資助1200元生活費,并先后為企業周邊貧困老人捐助生活費62萬元。在中雞鎮納林采當村,孫俊良不僅出資為3個貧困老人新建了房子,還為村里70周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免費提供養老場所。“愛心公寓”是孫俊良投資50萬元幫助村上建設的。目前可滿足100多名老人生活居住,現入住了33人。走進公寓房間,室內配備了飲水機、電視機、沙發等。院子里還有蔬菜大棚,確保老人們常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蔬菜。
讓窮家孩子改變命運。作為農家子弟的孫俊良,他深知貧困的背后是文化的落后。為此,他把興教助學作為慈善公益的重點投資。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先后捐贈2000多萬元為神木一中、二中、四中,以及大保當中學、花石崖中學、神樹塔小學、燕家塔小學等20余所學校改善教學環境。

孫俊良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
公司2018年年中工作會議
孫俊良說:“教師的待遇不好就留不下好老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向神木二中捐款200萬元設立“教師獎勵基金”;向神木一中捐助150萬元設立“優秀教學獎勵基金”;向母校孫家岔中學捐資1900萬元建起了教學大樓和塑膠籃球場。他每年拿出20多萬元按縣慈善協會提供的花名冊為考上高校的貧困家庭大學生按學制發放助學金,每人每學期5000元,直至大學畢業。近年來,孫俊良個人捐贈2500萬元,恒源煤電集團捐贈600萬元在省慈善協會建立基金,定向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陜西省慈善協會用他們的善款建設“慈善筑巢”、“關愛花蕾”、“兒童之家”項目168個。
精準扶貧走在前列。早在2001年神木縣政府建立民生慈善基金時,孫俊良和恒源集團就帶頭捐贈400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民營企業家踴躍捐贈,基金籌集規模達到20億元,現已成為神木市民生保障的重要補充。另外,他和企業還參與神木“雙百幫扶工程”,為企業周邊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捐資600萬元;為貧困家庭資助878萬元;為大病患者及家庭救助137萬元。
扶貧攻堅戰役打響后,孫俊良及恒源集團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神木市委、市政府倡導實施的“雙百幫扶”工程中,孫俊良執掌的企業先后為錦界鎮14個幫扶村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有效改善了幫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村民生活水平。同時還與中雞鎮納林采當村結隊扶貧。他們因地制宜,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在該村設立現代農業公司,開發建設集飼草種植、羊子養殖、屠宰及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項目。此項目占地1024畝,計劃總投資1.15億元,目前完成投資5000余萬元。
2017年7月,綏德、子洲兩縣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災害嚴重,他第一時間通過慈善部門向兩縣災區捐款500萬元。又安排公司向綏德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捐贈了價值75萬元的豐田越野車,他的義舉帶動了更多企業家為受災群眾捐款捐物,有力支援了災區的搶險救災工作。
在2017年陜西省“迎9·5慈善扶貧募集大行動”中,孫俊良向陜西省慈善協會捐贈善款500萬元;在“陜西省中國社會扶貧網募集平臺啟動儀式”上,孫俊良又捐贈200萬元,對接貧困戶在網上發布的脫貧需求。
除此以外,孫俊良還重視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為陜西省黃帝陵保護工程基金捐資700萬元。他個人和恒源集團先后捐資380萬元建設神木楊家城歷史文化名城;捐資3600萬元鏟平“疙瘩梁”,建設孫家岔鎮文化廣場等。
做慈善是企業的本分。孫俊良指出,民營企業的使命,首先是把產業做好,把企業做強做大,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國家貢獻稅收。因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機遇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沒有政府的支持,就沒有民營企業的今天;其次是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政府分憂。恒源集團現有10多個子公司, 6000多名員工,這6000名員工的背后是6000個家庭的近三萬人口,能使6000個家庭有穩定的收入,這本身就是做公益事業。扶貧濟困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家的義務,民營企業應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20年捐資逾3億元,使多少老人老有所依、讓多少留守兒童享受童年樂趣、讓多少失學孩子又回到課堂而最終圓大學的夢、讓多少大病患者及時得到救助恢復了健康、又讓多少貧困戶脫貧致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興一批企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孫俊良這樣的優秀民營企業家,才有力地推動了陜西省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為陜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孫俊良說:“恒源集團能有今天的發展,靠的是誠信經營的理念和對社會的責任感,民營企業只有突破單純積累個人財富的局限,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才能儲蓄不斷發展的動力,真正把企業做大做強。”
堅持以創新引領民企新發展
面對全球性經濟下行態勢,面對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等壓力,孫俊良指出,在當前經濟運行趨緩的新常態下,一定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適時轉變舊觀念,順應新常態。要確立向管理求效益、向市場爭效益、向安全要效益的意識,真抓實干,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千方百計爭微利,創效益。
孫俊良在履行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責時就指出,要支持榆林市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區。榆林的發展要抓機遇、求協作,堅持“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的內在驅動要求解決瓶頸制約問題。需要大力促進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多樣化、高效清潔化,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農業產業綠色、生態、安全高效發展,開展生態脆弱區生態保護修復技術示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創新體系。
孫俊良指出,要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堅持創新引領,握牢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牢固樹立創新理念,加大研發投入和平臺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人才建設,不斷以創新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孫俊良指出,黨建永遠是民營企業前進的方向標和發展的動力源。要保證企業正確的政治方向,就要建立完善的黨組織體系,就要在發展戰略上黨委有決策權,經營管理上黨委有話語權,組織建設上黨委有考核權,反腐倡廉上黨委有監督權,經費使用上黨委有優先權。他要求公司黨委要緊跟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抓好黨建工作。要求公司全體人員,尤其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苦干實干,發揮引領帶頭作用,以打大仗、啃硬骨頭的勇氣,下大決心,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孫俊良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民營企業發展的方向,提振了大家干好民營企業的信心,增強了踏踏實實、心無旁騖做強實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業內人士指出: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確實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越來越彰顯其重要的作用。這就需是要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抓好黨和政府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法規的落實,要保護和鼓勵優秀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為優秀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尤為重要。
據統計,民營企業對國家的稅收貢獻超過50%,國內民營企業的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均超過60%,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了70%,城鎮就業率超過80%,民營企業對新增就業貢獻率達到了90%。
孫俊良說:“我們都是追夢人,恒源集團是個有夢想的企業。我們有一個發展夢,就是爭取奮斗十年,使產值利潤翻番,達到100億元,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我們有一個綠色夢,努力改善環境與保護環境,將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傳給子孫后代;我們有一個慈善夢,只有不斷創造財富,才能投入更多善款,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作者:劉劍波 劉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