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標中國傳統名酒,助推西鳳酒城建設,陜西鳳翔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和考察組,于3月中旬對鳳翔縣內白酒企業和西鳳酒城建設進行調研,并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先后赴四川、貴州、山西、江蘇四省五市,對五糧液、瀘州老窖、茅臺酒、汾酒、洋河酒業發展及酒城建設進行考察。考察組深入園區酒企,廣泛座談交流,所到之處,白酒產業發展之快、酒城建設規模之大、白酒文化魅力之巨,印象深刻,震撼強烈。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做法和特點
無論是和西鳳酒同為中國“八大名酒”的五糧液,同為“四大名酒”的茅臺酒、瀘州老窖、汾酒,還是后來居上的洋河,五大白酒企業發展格局之大、境界之高,讓考察組眼界大開,可謂“一瓶酒,引領一個園區,成就一座新城”。
一是扶持力度大。四省名酒企業所在地市、縣(區)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發展,宜賓市出臺《關于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發《金融支持白酒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設立酒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白酒企業品牌培育、市場開拓、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補助。瀘州市出臺《加快建成千億白酒產業的意見》,制定《瀘州市千億白酒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仁懷市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仁懷醬香酒產業發展的意見》。瀘州市龍馬潭區設立原酒基金,扶持中小酒企發展,解決融資難題。各市縣均建立市、縣區級領導和部門聯系重點酒企制度,通過召開聯席會、座談會、協調會等形式,就園區建設、征地、規劃、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題等,協商溝通,協調解決。宜賓市翠屏區、瀘州市龍馬潭區還專門設立酒管局,實行“管家制”,協助企業完善項目規劃、審批、環評、安評、消防等手續辦理,強力推進酒類項目建設。
二是品牌帶動強。突出表現在經濟貢獻巨大,產業輻射強勁。五家酒企均為白酒“百億俱樂部”成員。2018年,五糧液銷售收入931億元,利稅323億元;瀘州老窖營業收入130.55億元;茅臺酒營業收入736.39億元,利潤352.04億元;洋河營業收入241億元,利潤81.15億元;汾酒集團酒類銷售110億元,利潤23.45億元。郎酒集團重點推出的小郎酒(100mL),年銷售收入接近3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小郎酒,大品牌”。名酒名企帶動了地方酒業集群發展,一批“小個子”成長為“小巨人”。宜賓市翠屏區有酒企36家,規模以上的10家;瀘州龍馬潭區有白酒企業70多家,規模以上的33家。茅臺鎮因酒而興,有1280家釀酒作坊、2000余個白酒品牌,從業人員上萬人。“中國白酒之都”洋河新區總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21.8萬,白酒釀造企業100多家。以白酒產業為主導的汾陽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35.8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16家,其中釀造企業47家,白酒網上銷售額近10億元,從業人員突破2萬人。
三是產城融合緊。酒城體量巨大,產業配套齊全,形成了“森林效應”。步入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的五糧液集團大門,腦海中固有的酒企被顛覆,這不是酒廠,是十里酒城,是宜賓市里的城中城,是一座大型生態公園。園區綠樹成蔭、風景如畫,工業文明與園林藝術相互交融,酒城壯觀和城市美麗交相輝映。被稱為“中國酒谷”的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位于瀘州黃艤鎮,規劃1萬畝,計劃總投資150億元,是中國第一個白酒加工配套產業集群、四川省培育成長型超100億元特色產業園區。該區按照“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聯動、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把黃艤鎮打造成酒文化特色小城鎮,推動“酒·文、酒·旅、酒·城”融合發展,實現“一二三產聯動、產城大融合”發展格局。茅臺鎮作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以貴州茅臺酒廠為依托,引導地方白酒企業集聚發展,目前鎮域白酒企業近千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投資100億元建設的中國汾酒城,是山西“黑轉白”、加快轉型發展的“一號工程”,占地5.5平方公里,100多座仿唐、宋、明、清的建筑氣勢恢宏,占地面積相當于兩個平遙古城,建筑面積相當于10個故宮,綿延10公里的城墻可儲酒20萬噸,是集白酒、保健酒生產,酒文化旅游、酒類產品營銷、倉儲物流、包裝彩印等相關產業于一體的綜合體。
四是工業旅游佳。五大名酒企業,酒文化濃郁飄香。考察組與其說是參觀企業,不如說是享受酒文化之旅。五糧液酒廠入選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國家級4A景區。瀘州老窖1573窖池群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4A級景區。茅臺酒廠投資1億多元建設的中國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余平方米,城內建有漢、唐、宋、元、明、清等七個展館,對不同時代酒文化的展示淋漓盡致,古法白酒釀造工藝精美絕倫,故事、傳說、記載、實景讓人真切感受到酒之美秒、酒之神秘,油然而生購買和品嘗欲望。汾陽市連年舉辦酒博會,邀請國內外名酒企業相聚杏花村,宣傳交流,推介展示,并利用“中國廚師之鄉”,形成“美酒、美食加旅游”的獨特文化,杏花村、賈家莊正在爭創5A級景區。洋河挖掘白酒傳統文化,自2014年起,每年谷雨時節舉辦封藏大典、谷雨論壇、開窖節,邀請帝亞吉歐、保樂利加等世界名酒企業開壇論道,向世界展示中國白酒文化。洋河酒廠文化旅游區和雙溝酒文化旅游區,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白酒行業唯一擁有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企業。
啟示和建議
中國西鳳酒城建設自省政府列入《陜西省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市縣確定為戰略重點以來,縱向看,縣鎮全力推進,編制規劃、招引項目、完善設施、酒城建設開局良好。但橫向看,西鳳酒和四大名酒之茅臺、瀘州老窖、汾酒,及后來居上的五糧液、洋河等所在地酒城建設相比,差距仍然較大,突出表現在:酒城規模小、財稅貢獻小、市場占有小,產業帶動弱,文化挖掘少。考察組建議,建設中國西鳳酒城,市縣應放眼傳統名酒已經做大并且還在馬不停蹄繼續做大的大趨勢,對照先進找差距,瞄準對手謀發展,咬緊標兵爭一流,從思想到工作,從思路到措施,樹立重回中國白酒第一方陣的全新目標,努力在區域率先發展、在行業追趕超越。
一、堅定品牌自信,凝聚各界共識
西鳳酒是中華老字號,是陜西的名片、寶雞的驕傲、鳳翔人的鄉愁。它誕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興盛于唐宋,發展于明清,鼎盛于當代,延續著歷史脈絡,承載著中華文明,其文化積淀深厚,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復興西鳳名酒,做大西鳳酒城,各級各界義不容辭,加快發展正逢其勢,做大酒城恰逢其時。省上關注。在年初省政協委員聯組座談會上,西鳳酒集團有關領導向省長劉國中、省委副書記賀榮、副省長方光華、省政協副主席祝列克及近百名省政協委員匯報西鳳酒有關情況,三位領導當會回應指示,在省級層面引起反響。市上高度重視。去年到今年,副省長、市委書記徐啟方逢會必講“做大做強西鳳酒”,對西鳳酒城更是期望殷切;市長惠進才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西鳳酒城建設,要求“加快西鳳酒城一期、柳林酒業技改等項目推進”。縣上傾力支持。縣委、縣政府把西鳳酒城建設列為“八件大事”之一,有關部門及柳林鎮等對西鳳酒及酒城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恢復西鳳酒尊貴地位,期盼西鳳酒城做大做強,已成為各級領導關注的重點,各界群眾熱議的焦點。市縣各級要順勢而為,堅定自信,匯聚起做大西鳳酒城的磅礴力量。
二、創新體制機制,助推酒城破繭
創新管理體制。建議嘗試市級部分權限下放,突出縣、鎮兩級政府作用。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鳳翔縣柳林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精神,進一步擴大柳林鎮在收益分配、資源使用、社會管理、規劃建設、項目投資、市場監管等方面的更多管理權限,保證酒城建設推進順、暢、快。
加強組織協調。建議建立市縣推進西鳳酒城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搭建由市級領導牽頭的專門班子,負責酒城規劃、建設及政策制定實施,包括各方面資源的調配、協調,強化聯動,同向發力;市縣鎮定期不定期研究“會診”,列出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責成有關方面按期完成,全力推動酒城做大做強。
強化政策支持。建議市縣制定出臺支持西鳳酒城建設、加快白酒產業發展的意見,集聚上下優勢資源,共同提升酒城形象,打造酒業共贏鏈。縣鎮要繼續強化協調保障,著力項目招引,完善基礎配套,服務酒城建設。
三、產城融合發展,建好特色小鎮
酒因天地生,天地托酒成。實現柳林鎮與西鳳酒城融合發展,是做大做強西鳳酒城的必由之路。各級應以寬廣的視野和胸懷,把柳林鎮區作為西鳳酒城來規劃和建設。
堅持規劃引領,推進多規融合。站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以開闊的眼界和胸襟,將《柳林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中國西鳳酒城總體規劃》與正在編制的柳林鎮特色小鎮概念性規劃、西鳳酒擴建三期規劃、柳林酒業提質技改及工業旅游項目規劃等有機融合,確定酒城發展定位、功能區劃、產城融合、要素培植,充分發揮規劃引領酒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實現城以酒名,酒以城興。
加大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條。建議依托西鳳酒品牌資源和區位優勢,以白酒制造產業為基礎,圍繞整合鳳香型白酒生產資源,擴大原酒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西鳳酒及關聯產業,向上延伸至釀酒原糧種植、現代農業觀光、產品設計、包裝和研發,向下延伸至貿易、展示、酒文化體驗、消費和旅游,建設包括生產釀造、加工配套、物流配送、商貿服務、工業旅游等產業集群。
強化龍頭引領,實現互利共贏。西鳳集團要充分發揮酒城建設龍頭帶動作用,制定企業中長期發展目標和規劃,注重品牌重塑,明確品牌定位,著眼品質提升,突出品類優化,集中資源、技術、力量打造核心品牌和超級單品。深度挖掘西鳳酒文化,將鳳酒文化與先秦文化、東坡文化、民俗文化等相結合,打造富有鳳翔和西鳳特色的旅游景區。保護和弘揚西鳳酒釀造傳統技藝,啟動西鳳酒傳統釀造工藝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西鳳集團應加強與縣域民營白酒企業、酒城配套包材企業的業務合作,兌現訂單承諾,實現互利共贏。縣內各民營白酒企業要遵循市場規律,既攜手合作又獨立自主,實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共同把鳳翔的白酒產業守護好發展好。
建好柳林古鎮,彰顯酒城魅力。柳林鎮釀酒歷史源遠流長,民國時期燒酒作坊30多家,有“開壇香十里,隔壁醉三家”之美譽。酒城、酒產業、酒文化塑造了柳林鎮的特色。建議結合中國西鳳酒城建設總體規劃和特色小鎮建設要求,按照“工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重點做好“白酒產業、特色旅游、現代農業、城鎮化”四項重點工作,打造集白酒釀造、觀光旅游、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白酒產業綜合體,使柳林鎮成為中國西鳳酒城的最佳展示平臺和形象窗口。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特色小鎮建設結合起來,建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大土地流轉,在酒城周邊打造萬畝釀酒原糧基地,實行“訂單種植,保護價收購”,讓周邊群眾共享西鳳發展成果,助力脫貧攻堅和同步小康。
復興民族品牌,壯大西鳳酒城,形勢催人,挑戰逼人。各級各界應借勢出擊,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共同擦亮享譽海內外的“陜西名片”,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供稿:鳳翔縣政協調研組)
(注:五糧液、瀘州老窖、茅臺、洋河、汾酒相關統計數據來自酒類專業財經媒體、中國經濟新聞網及相關政府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