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2020年12月23日, 2020中國人工智能高峰論壇暨中國人工智能大賽發布會在廈門舉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指導,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主趙澤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公安部副部長林銳,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出席會議并致辭。

主論壇上,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理事長顧建國發表了題為“把握AI發展機遇 促進安防產業升級”的主題演講,引發了業界對AI在安防行業應用的廣泛而深刻的思考。
顧建國首先介紹了“十三五”以來安防行業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他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安防行業年增長率為10.2%,其中視頻監控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約為12%,保持了中高速常態化增長的趨勢,預計2020年全行業企業年營業總額達到7900多億元。重大項目強勁的推動了安防行業的發展,“十三五”期間,“平安城市”項目年增長率達到了20%左右;2016年以后“雪亮工程”項目強勁發展,年增長率達到25%以上;在智慧城市領域,安防技術產品應用年增長率達到了15%-20%的水平。
他表示,安防技術不斷融合發展,安防企業實力和品質不斷提高。一方面,傳統安防領軍企業迅速崛起,一些安防企業已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隨著技術融合、系統融合的快速發展,安防技術產品已成為智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越來越多實力強大的信息通信、互聯網、AI企業加入,這些企業以優秀的算法、架構、算力等賦能安防行業各應用場景,促進了行業智能化的深度轉型和產業升級。
對安防行業來講,“十四五”期間既是實現數字化轉型與產業鏈提升的重大機遇期。首先,平安建設活動將帶動新一輪安防系統產品升級換代和深化應用。其次,“智慧城市”“新基建”工程項目建設將步入快車道,安防技術產品智能化應用將成為新的市場熱點。第三, “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安防國際合作和貿易實現新的發展和增長。
顧建國還指出當前安防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逐步升級,國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現逆全球化趨,安防產業鏈與供應鏈安全問題凸顯;另一方面,安防行業產業格局快速演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些中小企業生存艱難。這些問題大多都是新生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我們在“十四五”期間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加強協作與深入研究,以突破瓶頸、破解難題,保證產業經濟行穩致遠。
演講中,顧建國重點談到了人工智能賦能安防情況。他表示,人工智能使安防視頻開始從“看得見”“看得清”向“看得懂”方向發展,實現了人工智能從抽象數據到各類場景應用的快速落地。據有關機構調研資料顯示,在我國所有人工智能終端應用中,安防已占到了54%的比重,已成為人工智能應用最廣泛效果最突出的領域。
他認為,人工智能融合安防具有眾多利好。一是剛性市場需求。目前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智能安防已逐步成為了一種剛性需求,從城市核心區域、核心功能向外延伸,新市場應用不斷產生,需求前景巨大。二是充分的大數據資源。安防行業擁有海量的視頻圖像以及通行數據資源,所產生的大數據為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和應用提供了豐富基礎材料。三是新技術的推進驅動。深度學習及相關框架、開源軟件的成熟使得各類AI算法呈井噴式爆發,識別準確率不斷提升;AI相關芯片不斷創新和進步,AI算力成本持續降低,使得AI與安防產業快速融合,應用場景和領域不斷拓展,賦能千行百業。
同時,顧理事長也指出人工智能與安防融合發展中存在的一些技術短板和問題。如一些中高端芯片、設計軟件、基礎架構等方面還嚴重依賴國外;在系統設計及使用方面還需要提升算法精度、降低算力資源消耗,提高整體解決方案效能。他表示,“十四五”期間,要盡快補齊 “卡脖子”短板,建立國產化AI開發芯片、AI訓練框架、AI國產化算法,實現生產設計國產化,實現產業鏈與供應鏈安全與自主可控,繼續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為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外,論壇還發布了2020中國人工智能大賽成績,28個團隊分別獲得人工智能競賽A級和B級證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智能導盲系統”等15個項目獲評“AI創新之星”。(供稿:中國安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