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五年后的今天,長江舊貌換新顏,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長江之歌”。思客通過衛星影像及遙感數據分析,帶你聆聽這條跨越中國的協奏曲。
綠色為底色 一江清水浩蕩奔流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10字道明了長江保護的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江流域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然而,長期粗放式發展使長江不堪重負,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刻不容緩。
五年來,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成效明顯,兩岸綠色生態廊道基本建成,共抓大保護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嚴重透支的“母親河”,終于得到喘息的機會。
▲圖為重慶市渝北區銅鑼山礦山公園。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坑群,在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的理念指引下,廢棄礦坑群變成“網紅小九寨”。
大江無聲,變革早已悄然發生。
鄱陽湖作為長江“雙腎”之一,對長江流域生態的重要功能不言而喻。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鄱陽湖水質逐漸惡化,總磷、總氮、高錳酸鹽等指數超標,富營養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