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1月25日上午,在陜西大會堂一樓北大廳,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受到與會媒體廣泛關注。
規范執法行為 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省政協委員、陜西法智律師事務所主任雷西萍接受了媒體群訪。她建議,應規范執法行為,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雷西萍認為,應該重拳打擊經濟領域里的犯罪活動,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建立企業聲譽不被侵犯的綠色通道,從而保護企業經濟利益少受損失。
提高陜西企業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能力
省政協委員、省中小企業協會名譽會長袁學武接受了媒體群訪。他說,自去年疫情以來,企業復工復產、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成為重點,建議提高陜西企業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能力。
“對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較低的行業,應建立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以大企業為核心推動更多民營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鏈,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高陜西企業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袁學武建議,圍繞主導產業,建立本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推動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上平臺進鏈、補鏈、強鏈,暢通企業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建立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和鏈屬中小企業良好的產業生態,提高陜西企業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能力。
規范執法司法行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省政協委員、陜西法智律師事務所主任雷西萍接受了媒體群訪。她建議,應規范執法行為,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要優化營商環境,就必須大力懲治黑惡勢力犯罪,在證據規則和犯罪適用法律等方面嚴格遵循司法審判規則,既不降格放縱,也不拔高湊數。”雷西萍說,應當重拳打擊經濟領域中的犯罪活動,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建立企業聲譽不被侵犯的綠色通道,從而保護企業經濟利益少受損失。同時,加大對審判執行力度的規范,暢通訴訟渠道,縮短辦理周期,對法定代表人涉嫌犯罪但仍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依法慎重適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