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近日,為緩解鄉村醫生人員老化問題,縣衛健局出臺相關政策,提升村級服務能力和培養健康“守門人”,進一步筑牢村級衛生服務網底。
強化基礎實施建設
投資3898萬元,對178個行政村(社區)全部新建80㎡以上集體產權村衛生室,達到業務用房“六室分離”的標準化衛生室。并統一為村衛生室采購配置急診搶救推車、紫外線殺菌車、高壓滅菌鍋、中西藥柜、辦公桌椅、候診椅、檔案柜、電腦、打印機、電視機等30余類醫療和辦公設施設備。
強化鎮村一體化管理
對全縣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實行“縣聘鎮管村用”,將村衛生室納入衛生院一體化管理,實行醫療業務、公共衛生、人員培訓、績效考核的統一、標準、內容和管理,管理期間鄉村醫生的身份、法律責任主體、財務獨立核算三不變。
強化信息化推廣應用
為每個村衛生室配備“健康一體機”一臺,在村衛生室推廣智能化“健康小屋”,通過“互聯網+平臺”和智能手機終端,將農村居民的大病、常見病、多發病篩查診斷結果及時與上級醫生進行在線確診和建立快速的轉診通道,真正落實縣鎮村分級診療體系。
強化村醫養老保障
從2021年日起,縣財政按照每人每年個人繳費標準的50%對全縣承擔公共衛生的村醫生予以補助,補助金額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500元,全面落實好村醫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建立定期培訓機制
鎮衛生院實行對村醫生月例會培訓制度,依托“心醫網”“云視訊”等網絡信息化平臺和國培項目,每年做到對村醫線上線下全覆蓋的培訓;鎮衛生院每月組織轄區村醫集中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特別是加強對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的培訓學習。同時也加強了鄉村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進一步提升了業務能力。
建立定向培養機制
為緩解鄉村醫生人員老化和偏遠邊遠無人原因從事村醫生工作,縣衛健局出臺政策,開展村醫定向培養工作,從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畢業生中,錄取到指定醫學院校相關專業,通過簽訂服務協議到村衛生室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我縣累計定向培養了10余名鄉村醫生。
建立考證激勵機制
鼓勵在崗鄉村醫生考取執業(助理)醫師和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對考取到執業醫師的給予獎勵3000元,考取執業助理醫師獎勵2000元,考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給予獎勵1000元;對取得國家教育部門承認大專及以上后續學歷的給予一定補助,對年度優秀的鄉村醫生進行全縣表彰獎勵,各鎮衛生院對獲得各級表彰的鄉村醫生在補助調控資金中進行獎勵和傾斜。(蒲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