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各代表團分別召開小組會議,對《關于陜西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陜西省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進行了審查。
分組討論現場,氣氛熱烈、緊張有序,代表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大家紛紛表示,兩個報告內容客觀、文風樸實,用一系列數字說話,不夸大、不溢美、不回避,既充分展現發展成果,又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與政府工作報告有機銜接,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2021年,面對嚴峻復雜形勢,我省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發展成果值得肯定。新的一年,全省計劃和財政工作安排思路清晰、定位準確、催人奮進。”李峰代表建議,在財政預算中,繼續加大對公共衛生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薄弱環節和網絡信息建設方面的投入,不斷提升我省公共衛生事業的保障和服務能力,加快數字陜西建設。
民生話題,依舊是代表們關注的熱點。“建議在財政預算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上予以重點安排,有序推進社區標準化菜市場改造和建設工作,不斷滿足群眾‘菜籃子’需求。”單舒平代表說。呂鵬代表建議,應加強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結合實際補充鄉村醫生,充實基層衛生力量,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代表們還立足各地區、各部門實際,圍繞疫情防控、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講認識、談體會、說建議。大家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埋頭苦干、勇毅前行,一定能推動全省計劃和財政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