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記者張永軍)“今兒刮風降溫,昨天下午就有工人師傅敲門,說暖氣閥門已經開啟了,讓留意家里溫度和進回水情況,今天早上家里就熱乎起來了,綠源供暖太暖心了。”11月10日,家住咸陽寶石佳苑小區20號樓居民張大媽激動地說。
張大媽家中客廳溫度計顯示為22攝氏度。與傳統供暖完全不同,負責寶石佳苑小區小區運維的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陜西)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主要鉆鑿地熱井將地下3000多米處的熱水提升至地面,通過熱交換設備將熱量輸送給小區各用戶,最后再把地熱水同層回灌到地下。這種取自地球深部的熱能,不受外界環境影響,閥門一開可隨時供熱,系統運行穩定,綠色環保,安全可靠。據測算,采用地熱供暖一個采暖季每平方米可減少27公斤煤炭消耗,減排二氧化碳75公斤。
“隨著各個小區前期準備就緒,預計到11月13日,公司將全面開啟地熱供暖,約200個小區、單位的13萬戶居民,5萬名高校師生將享受到這種供暖方式。下一步,我們加強數智化運維管理,運用智能系統平臺,自動調節供暖端熱能供給,保證用戶舒適度,做好各項應急準備,開展24小時客戶服務,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平穩高效運行。”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據悉,我省地熱資源十分豐富,全省淺層地熱可供暖制冷面積達9.17億平方米,關中地區中深層地熱總量就相當于全省煤炭儲量的3.34倍,可供暖8.84億平方米。作為全省地熱開發領軍企業,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陜西)開發有限公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采灌結合、梯級利用方式科學可持續開發地熱資源,以地熱替代燃煤、天然氣等傳統能源進行供暖,市場覆蓋咸陽、西安、西咸新區、寶雞等地。2022年被省政府評為“節能減排先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