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為了有效打通了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商南縣試馬鎮人大主席團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3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64名各級人大代表進站積極履職,在一線工作中彰顯人大擔當和作為。今年以來,為了有效破解代表閉會期間常態化、高質量履職難題,進一步提升新時代基層人大工作水平,在縣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和精心指導下,根據轄區內人大代表年齡結構、行業特點和專業特長,積極探索“信息化促進現代化”的人大工作新模式,創新開展了人大代表“亮身份展優勢促履職”活動,構建起了“鎮人大主席團+片區聯絡站+村級代表小組+戶代表聯系點”四級人大組織網絡。
搭建一個平臺。積極適應網絡入戶、手機普及的信息化高速發展新形勢,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要求更高效的現實需要,先后投入10萬元,組織開發了試馬鎮人大工作信息化系統,并設立了政策導讀、民情回應、代表履職、風采展示等多個模塊,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將信息化融入基層人大工作之中,實現“一機在手、聯通萬家”,讓代表服務群眾更便捷、更直接、更有溫度。
緊扣兩個重點。建強站點。按照就近就地、產業關聯、方便活動和利于作用發揮四個原則,把全鎮64名各級代表編組到三個聯絡站,選優配強人大代表聯絡站負責人和組織聯絡人員,按照“七有標準”健全聯絡站建設運行機制,讓聯絡站真正成為人大代表閉會期間常態化履職的活動陣地。選優代表。按照有能力、有優勢、有意愿的原則,從全鎮64名代表中選擇了35名企業負責人、產業帶頭人和人口聚集區代表,通過培訓引導,激勵他們分別在抓發展促振興、興產業帶民富、訪民情促和諧上充分展現各自優勢,樹立基層人大良好形象。
創新三個模式。組團幫扶。以企業負責人代表為主導,組織同一產業相關人大代表,建立經濟發展幫扶團,從基地建設、技術服務、加工生產到產品銷售,圍繞產業鏈對相關群眾實行全程幫扶,既展現了代表優勢,又推動了產業發展,促進了群眾增收。庭院議事。居住人口集中區和產業帶頭人代表,利用農閑或茶余飯后時間,立足發展產業和化解糾紛,走村入戶開展庭院訪談,送技術、訪民情、匯民意、聚民心。這些代表通過經常化的與群眾交流交心,既幫助了鄉親致富、促進了鄰里和睦,又展現了自我價值,增強了代表意識。線上問政。充分發揮“智慧人大”平臺作用,廣泛收集廣大村民對政策落實、產業發展、社會治理、干部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把其中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意見匯集起來,形成代表建議,通過人大組織網絡層層上報、分級監督轉化。
建立四項機制。群眾監督。把代表聯絡站工作開展和人大代表履職情況,隨時上傳“智慧人大”平臺,同時在各級代表聯絡站公示,曬結果,看成效,接受廣大選民的監督。定期檢查。鎮大人主席團對各代表聯絡站活動開展情況、各代表履職情況,每季度檢查一次,在全鎮予以通報。履職考核。把各聯絡站活動情況及代表履職成效列入縣人大“三個創建”的基本內容,作為年終評選示范聯絡站和優秀人大代表的主要依據。激勵鼓勵。鎮人大主席團每年評選一定比例的示范聯絡站和優秀人大代表,從經費、榮譽上予以表彰獎勵,激勵各聯絡站站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各位代表盡心履職。
活動開展以來,共征集群眾意見建議45條,化解矛盾糾紛16起,開展技術服務35場次,入戶走訪300人次,形成了代表建議16條,轉化解決農村實際問題5個,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基層人大代表的能力、優勢和風采。目前,全鎮已興建成高標準生態茶園2萬畝,沁園春、北緯33度等知名茶企3家。 (供稿:王翔 曹海濤 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