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11月13日至17日,寧強縣慈善協會組織縣財政局、交運局等工作人員,在縣慈善協會副會長宋艷紅的帶領下,奔赴15個鎮(街道),對今年新建的21座慈安便民橋逐一進行檢查驗收。目前,這21座慈安便民橋已竣工投用20座,還有1座正在組織實施,竣工驗收后現場交接給縣交運局和當地鎮政府,并落實管理維護責任。
為確保今年慈安便民橋建設任務高質量完成,切實解決山區群眾出行難、上學難、農作物收種和農副產品運輸難問題,寧強縣慈善協會把慈安便民橋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為嚴把選址關,縣慈善協會年初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到18個鎮(街道)32個村,對擬新建的慈安便民橋項目按照“受益人口多、地形合適、群眾積極性高,造價低”的原則,組織人員深入建橋地點認真查看,精心選址,同時做好項目報批、資金籌措、圖紙設計等工作;為嚴把質量關,該縣慈善協會在項目建設中及時檢查指導,嚴格驗收,并要求相關鎮村要做好慈安橋的后期管護工作,讓慈安橋切實發揮好作用。
驗收時,該縣陽平關鎮一位駐村工作隊的第一書記感言,寧強縣的山區山大溝深、老百姓居住分散、小溝小河多、修建慈安便民橋圓了群眾建橋的夢,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同時,作為第一書記,我有責任、有義務宣傳好相關政策、組織好老百姓義務投工投勞,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5萬元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購買建橋材料,我們不但要建好橋,還要發動群眾把連接橋沿途的路基培修好、管護好。
今年的首批21座慈安便民橋共計投資164.3萬元,其中財政投資110萬元,自籌資金54,3萬元。慈安便民橋的建成使用,解決了群眾的安全出行和農作物的運輸問題,受到當地干群的歡迎和好評。“慈安便民橋”被老百姓稱作黨和群眾的“連心橋”,鄉村振興的“致富橋”。(供稿:付霞 劉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