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鎮巴位于陜西省南端,漢中市東南隅,原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省深度貧困縣,2020年全縣脫貧摘帽,2021年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全縣脫貧戶家庭20782戶62400人,勞動力家庭15335戶30119人。2023年以來,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激發群眾“用勤勞雙手建設美麗家園”內生動力,堅持就業優先政策,扛牢穩崗就業責任,念好“擴、穩、兜、帶、強、促”六字訣,六項舉措同向發力,拓崗賦能,穩就業促振興。
一是援企穩崗“擴”就業。對就業政策優化調整,先后梳理制定出臺《鎮巴縣穩就業促增收政策及服務辦理流程》等15項穩崗就業政策,建立服務重點企業“人社專員”制度,持續做好“紓困解難、穩崗援企、服務進企”常態化保障服務,累計落實務工交通、一次性求職、一次性創業、技能培訓、公益性特崗等就業創業政策補貼2.04萬人1659.42萬元。持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等優惠政策,提升服務質量,企業參加失業保險273家6115人,發放失業金304人次49.72萬元,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23家557人34.06萬元,工傷保險參保371家1.21萬人,發放工傷保險待遇329人次346.78萬元,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助力企業紓困發展。落實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318人111萬元。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到16.07萬人,參保率達到99%以上。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09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以內。在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推廣以工代賑項目58個,組織1.26萬人參與務工,累計發放勞務報酬1.02億元,人均增收0.8萬元,最大限度拓寬就業崗位,擴展就業空間,讓本地脫貧勞動力進工地、入企業。
二是勞務輸出“穩”就業。依托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長期穩定勞務輸出基地,搶抓蘇陜協作機遇,開展公共招聘服務,大力推介崗位,加強勞務對接,提供跟蹤服 務,持續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的就業援助,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村勞動力務工就業。2023年以來,全縣農村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74083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和監測對象29563人),創務工收入22.3億元, 年戶均增收3萬余元,確保有勞動力且有勞動能力就業意愿的家庭實現至少一人就業,“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務工就業已成為增加全縣農村居民家庭收入的主渠道,占家庭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
三是開發公崗“兜”就業。將脫貧攻堅期的就業扶貧特設公益性崗位過渡成鄉村公益性崗位,出臺了《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暫行辦法》,整合人社、林業、水利、鄉村振興、交通、幫扶單位等行業部門資源,堅持“因事設崗、按需開發”原則,在全縣鎮(街道)、村、(社區)、集中移民安置點的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維護、村級公共服務等領域持續開發保潔保綠、管護、河道管理、防汛防災、后勤服務、信息統計采集等鄉村公益性崗位。2023年以來,以優先解決“三無”(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無穩定收入來源)脫貧家庭未就業勞動力及監測對象家庭勞動力就業為導向,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就業2972人,年戶均增收7000元以上。
四是市場主體“帶”就業。持續通過“筑巢引鳳”、實施歸雁工程,用足用活政策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鄉村能人就地創業、脫貧人口自主創業,積極引導農村致富能人、農民工、大學畢業生等返鄉興辦實業,免費提供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全面落實補貼政策,優先享受創業擔保貸款。累計支持返鄉農民工、脫貧勞動力等群體自主創業202戶,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101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6戶4569萬元,創業帶動就業1000余人。爭取支持,制定出臺《鎮巴縣支持社區工廠發展暫行辦法》,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每年從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中切塊用于支持社區工廠吸納就業的獎補資金,通過實施招商引資、蘇陜援建和扶持能人大戶等方式,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及周邊興辦企業,全縣共認定社區工廠和就業幫扶基地43家,吸納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1084人,帶動周邊群眾2000余人實現就業增收,人均增收近1萬余元。
五是招引人才“強”就業。適當放寬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的招聘限制,在機關事業單位招聘中拿出一定崗位數量,定向招聘高校畢業生帶編入伍、機關事業單位、三支一扶、醫療衛生機構、高層次人才。2023年以來,組織實施招聘高校畢業生事業單位、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免費師范生、農村訂單定向醫學人才等76人,招轉“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56人,較好解決了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就業問題。大力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落實雨露計劃補助2862人3066人次459.9萬元,建立未就業畢業生臺賬,精準掌握就業狀態,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1131”(1次職業指導、1次政策宣介、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就業服務1453人次,深入挖掘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存量,穩定招錄、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充分對接企業、園區、院校等多方提供就業指導、政策咨詢、崗位推送、就業見習等就業服務,實現高校畢業生在漢就業505人,募集就業見習崗位提供就業見習153人,有效緩解了新生代勞動力就業壓力。
六是技能培訓“促”就業。深化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行“免費培訓+定向輸出+就業安置”等培訓模式,與遠元集團、院校等達成合作框架協議,常態化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立足本地生態旅游和特色產業前景,開展足部護理、中式烹飪、餐飲禮儀、酒店服務、茶葉加工、電焊工、藤編、創業等專項培訓,打造“鎮巴茶工”品牌。2023年以來,完成各類技能培訓58期2140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及監測對象1895人,對有就業意愿的培訓對象全部定向安置就業,提高技能水平,培訓后就業率達30%以上。
鎮巴縣持續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將穩就業做實、做細、做好,拓寬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激發了脫貧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實現了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目標,確保了全縣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夯實了群眾持續增收和鄉村全面振興基礎。(供稿:曾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