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鎮巴縣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建立完善“4+X”產業發展體系,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緊扣五個農業發展,積極探索生態觀光農業的鎮巴模式。
“茶園+民宿體驗”模式
鎮巴縣觀云山千畝茶園坐落在海拔1200米的高山之巔,云蒸霞蔚的生態環境孕育出了品質上乘的“高山云霧茶”,享譽全國。在茶園建“觀云山莊”,具備每天可接納300人觀光旅游、餐飲娛樂或接待小型會議規模。豐源林牧業公司負責人說,“每年春夏季節,有不少游客(包括國外的一些游客)前來山莊觀云海、品綠茶、體驗高山茶園的別樣風情”。
楮溪源景區位于鎮巴縣東部星子山東麓,是漢中市及陜西省最美高山茶區之一,現已建成AAA級景區。其中,景區的小酒館可以品嘗地道的鎮巴美酒,咖啡館可享受望得見鄉愁、看得見山水的詩情畫意,觀景臺可將2000多畝美麗茶園盡收眼底,星空露營地的住宿、娛樂、休閑、露營和餐飲等不同分區可盡情體驗,茗茶園可以品茶、知茶、研茶,荷花園一覽無余的荷花讓人修身養性、流連忘返,新雨山居民宿體驗“大隱于市、小隱于野”的鄉野氣息……
鎮巴縣遠健農業公司位于縣城周邊,茶園面積1500余畝,屬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省級示范合作社、市級農業園區,與黑虎梁森林公園、曾家山民宿休閑度假區融為一體。在這里,不僅能享受山區的寧靜與休閑,也能看到縣城的萬家燈火和美麗夜景。
“田園+紅色文化”模式
9月25日,鎮巴縣在黎壩鎮舉行以“慶豐收、促和美”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黎壩鎮位于鎮巴縣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群山中錯落出一塊“小盆地”,是鎮巴有名的“大壩子”。壩內種植4000余畝油菜、1000畝蓮藕,加上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與濃厚的農耕文化主題公園交織成為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游人可以賞金色油菜花海、觀美麗荷花園、開展農耕體驗,還可以到“川陜紅色交通線黎壩交通站”紅色旅游景點打卡,該景點與周邊竹林、荷塘相輔相成,形成紅、古、綠相結合的特色景觀。該鎮通過打造“詩酒田園·養心黎壩”特色鄉村旅游品牌,現已成為省級旅游名鎮、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鎮。
簡池鎮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李塘村“一河兩岸”田園綜合體,修繕符先輝將軍舊居——符家大院,建成李塘農家書院和集鎮至楊家營“不忘初心”紅色文化研學步道,與四川毗鄰鄉鎮簽訂文旅發展協議,實現鎮巴縣城-簡池-兩河口-通江縣紅色旅游一體化,打造陜川旅游重要承接地。
“藥園+自然景觀”模式
小洋鎮魯家壩村群山環繞,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蓋率達75%,發展中藥材產業和生態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2019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首批國家森林鄉村,2022年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該村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堅持以中藥材產業為基礎,以中醫藥康養、休閑避暑為特色,通過引進陜西臥龍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立中藥材育苗基地2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400畝,林麝養殖場5000平方米。同時投入3000多萬元,打造“醉美百草谷·藥香魯家壩”旅游品牌,魯家壩村從一個閉塞落后的小山村蛻變為網紅打卡地。
魯家壩中藥材種植基地北連國家AAA級草壩景區,這里是天然氧吧,可看一望無際的草甸風光、綿延起伏的漫漫云海,感受“手可摘星辰”的獨特美景;南接國家AAA級巴山玉溶洞景區,這里是地下奇觀,洞中有河、河中有河,大小洞堂幾十個相互穿插,鐘乳石五彩斑斕,石筍、石柱、石花及石幔星羅棋布,極為壯觀。
位于長嶺鎮境內的鎮巴縣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占地面積422畝,是集中藥材加工、倉儲物流、展示交易、企業孵化、科技研發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該園區立足鎮巴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基礎,發揮園區集聚效應,推進中醫藥健康全產業鏈構建和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引進陜西本草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鎮巴啊啦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創新型、科技型企業入駐,建設生物制藥生產線22條。該園區向西連接著名的自然奇觀——世界天坑群,鎮巴縣有天坑19個,其中,圈子崖天坑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世界第五大天坑,天懸天坑是科學家公認的最典型天坑,被評為陜西省地質公園和陜西“十大地質名片”。
“苗酒+苗鄉文化”模式
西北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聚集地——位于鎮巴縣青水鎮的青水苗寨,來這里可體驗苗寨旅游,喝攔門酒、品長桌宴……
寨門前,苗家姑娘頭戴銀冠,項飾項圈,身著銀衣,手配手鐲,腳戴銀鏈,吹奏蘆笙,迎接遠方的客人,“不喝三碗酒,不進苗家門”,攔門酒盛在用牛角制成的容器中,牛角是苗族人心中的圣物,用牛角乘酒獻給最尊貴的客人。苗家美食最有特色的當屬長桌宴,宴席可容納百人同時就餐,熱情好客的苗族姑娘唱著動聽的苗歌,酒碗從高到低依次堆疊,為賓客斟滿米酒,讓游客體驗“高山流水”。
鎮巴縣苗族風情谷景區,位于縣城郊1.5公里,以“苗文化”作為景區建設的核心文化內涵,建成一個集吃、住、行、游、購、娛等功能為一體的苗文化旅游地。
“活動+民風農品”模式
——看鎮巴毛尖手工制作技能大賽
4月10日,2023年鎮巴毛尖手工制作技能大賽在苗鄉廣場舉行,來自全縣35家茶企的40余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比賽現場,參賽選手們將統一發放的鮮葉倒進殺青大鍋里,穿插抓、抖、揉等各種技藝手法,完成殺青、揉捻、提香等多道工序直至成品,賽場內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生動地展現了傳統手工制茶的魅力,引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
——看全國秋季“村晚”暨農民豐收節活動
10月7日晚,“茶鄉慶豐收,民歌頌黨恩”為主題的2023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演暨農民豐收節活動啟動儀式在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社區舉行。
由當地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15個節目,說鄉音、唱鄉情、舞鄉韻,多角度表現了農民歡慶豐收的喜悅,反映了人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精神風貌。在活動現場,還有一條獨具鎮巴特色的農味集市,苗鄉刺繡、宣紙、富硒茶葉、鎮巴變蛋、鎮巴天麻、鎮巴臘肉、彩色土豆鍋巴等琳瑯滿目的本地農特產品擺滿了一個個展位,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紛紛前來品嘗、購買。
——看陜南民歌節
2023年11月18日,在鎮巴縣舉辦的為期10天的陜南民歌節各項活動圓滿收官。此次民歌節是藝術的海洋、文化的碰撞、消費的熱潮,是產業振興的沃土,更是經濟發展的機遇!
在本次2023陜南民歌節暨第三屆陜南民歌大賽活動中,鎮巴縣同步開展了“秦巴藥庫、康養福地”鎮巴縣文旅康養主題招商推介活動、鎮巴土菜廚藝大賽、茶鄉放歌暨楮溪源AAA級旅游景區授牌儀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鎮巴民歌曲譜集成》出版發行儀式、“唱游班城、樂購老街”游購活動、“巴山樂事集”音樂美食體驗、苗鄉風情消費體驗等系列活動,實現了以經濟帶動文化、以文化促進經濟,以文促旅、以文帶商等目的,進一步拉動了全縣文旅、農特產品等市場消費,助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通訊員: 柏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