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記者劉玉 張萌)5月9日,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指導,延安市委網信辦、各縣(市、區)網信辦、西部決策網、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聯合主辦的“追趕超越譜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甘泉縣,全方位挖掘甘泉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故事,向世界宣傳推介甘泉。
上午,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萬只湖羊種羊繁育基地、工業園區洛河川鹵肉標準化生產基地、自然搭檔?數字農鏈集散加工基地、八千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實地查看、現場采訪等方式,對甘泉農業、食品加工等方面進行深入了解。
甘泉湖羊種羊繁育基地是延安市唯一一家專業從事湖羊繁育育種的大型養殖場,建設投資5348萬元, 占地128.56畝,總建筑面積26700m2,2021年7月建成投運。建廠兩年來,累計出欄各類肉羊5301只,其中銷售4204只,營收329.4萬元,轉入育肥場1097只,折價54.85萬元。2021年建場以來,示范帶動農民就業30多人,每戶收入3-5萬元。
甘泉因水得名、因水盛名,水資源滋養了30萬畝良田,催生了以豆制品為主的食品加工產業,甘泉堅持深耕細作、久久為功,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工業園區內的甘泉八千里豆腐干、洛河川椒麻雞是兩家以生產為主、兼食品開發加工為一體的民營企業,也是陜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園區內的“延安市甘泉自然搭檔?數字農鏈集散加工基地”是甘泉縣委、縣政府為了落實蘋果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的國內大型電商產業集群集團公司。項目總投資6237萬元,該項目主要圍繞蘋果、生鮮、小雜糧、牛羊肉等延安農特產品,通過直播帶貨,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元化的銷售模式打造企業品牌和甘泉縣當地公用品牌。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年營業額可達1億元以上,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就業220人。到今年四月份自然搭檔甘泉集散加工基地建成以后,該企業將是目前西北乃至全國,鮮食蘋果自有資金收購量最大的企業,同時也是精細化智能分選設備通道最多的企業。
甘泉縣工業園區主任趙延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甘泉縣工業園區在市縣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入園企業達到43戶。2023年,園區實現總產值30.19億元,稅收7170萬元,完成固投9.8億元,新增就業512人,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據了解,甘泉以政策加力推動產銷兩旺,縣財政每年列支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園區企業擴大產能、拓展銷售,對食品加工企業產銷規模破億的一次性獎勵200萬元,助推企業做大做強、產品走俏市場,實現“放水養魚”良性循環。
下午,采訪團一行繼續走訪了被譽為“世界活丹霞,中國夢之谷”的甘泉大峽谷和享有“中國綠豆腐之鄉”美稱的石門豆腐小鎮。
一進入甘泉大峽谷,采訪團成員們就被峽谷兩側陡峭的崖壁所震撼。這些崖壁仿佛經過千百年的風雨洗禮,形成了各種奇特的形狀和紋理。在陽光的照射下,崖壁上的巖石閃爍著迷人的光澤,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據介紹,經過5年發展建設,景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服務水平不斷優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累計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目前已成為陜西北線旅游環線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甘泉縣委書記左新文說,有看點才能有賣點,堅持保護優先、自主開發、滾動發展,甘泉大峽谷作為西北地區網紅打卡地,正在向國家5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全球攝影圣地邁進。聚人氣才能聚商氣,運用市場化思維,與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攜程網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開辟旅游專列、舉辦賽事活動、發放消費券引流造勢,“峽谷熱”激發“旅游熱”,“客流量”帶來“消費量”,持續刺激消費增長。
甘泉石門豆腐小鎮。古樸而寧靜,街道兩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小鎮的墻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豆腐吃法介紹,圖文并茂,引人入勝。這些介紹不僅展示了豆腐的豐富多樣,更體現了小鎮居民對豆腐文化的熱愛和傳承。在這里,還可以體驗懸崖秋千的驚險刺激,感受風在耳邊呼嘯的快感;也可以品嘗當地特色的地方美食,讓味蕾盡情領略小鎮的獨特風味。
甘泉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永軍表示,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召開以來,甘泉縣緊扣新時代延安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一六四”工作布局,立足甘泉縣域實際和發展定位,把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作為總目標,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主抓手,把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持續揚優勢、補短板,奮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高速、發展質效全面向好,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10個“突出貢獻縣”之一。
今后,我們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和更高的工作水準,奮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