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9月24日,“2024相約絲博會全國主流媒體看陜西”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渭南高新區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深入了解這一地區增材制造業的創新與智能化發展。
渭南高新區已成功建成520畝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形成了企業集聚、項目集合的特色產業生態體系。基地內的載體設施總面積達到25萬平米,其中標準化廠房面積為19萬平米。截止2023年底,基地聚集了80余家3D打印及應用傳統制造業企業,其中包括31家高新技術企業和3家專精特新企業,整體營業收入突破5.5億元,繳稅1482萬元,展現出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
在基地智能化生產車間,少見工人走動,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機器的有序運轉,這種場景體現了現代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陜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昊指出,公司專注于前沿制造技術,特別是在復雜結構零件的擴散焊固相增材制造方面。公司已經為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多個關鍵行業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并獲得了諸多榮譽,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2023年,智拓的營業收入已突破7000萬元,展現出良好的市場表現。
渭南高新區的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70%以上,研發投入強度接近3%,其中領軍企業的研發強度更是接近4%。基地內建成了多個創新平臺,包括熱等靜壓技術中心,為企業提供金屬材料、設備制造等技術服務。這一全鏈條的科技創新體系,極大促進了增材制造企業的發展。基地還建成了多個國家級和行業級創新平臺,為增材制造企業提供金屬材料、工藝設計等共性技術服務。
在采訪中,陜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昊表示:“我們專注于復雜結構零件的增材制造技術,為航空、航天、航海等多個領域提供關鍵技術和產品。”智拓公司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級榮譽,成為增材制造領域的重要企業。下一步,我們將致力于推動3D打印技術的原始創新和人才培養,促進規模化生產與個性化定制服務的發展。”
基地負責人白冠宇表示:“我們將圍繞增材制造的高質量發展,推動3D打印技術的原始創新與人才培養,加速規模化工業生產與個性化定制服務。”他強調,基地將繼續優化產業鏈,增強對外交流合作,力求成為全國增材制造技術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