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今年3月底,內蒙古經營主體發展至293.24萬戶,同比增長5.41%。其中企業數量突破72.2萬戶,個體工商戶數量突破214.11萬戶。千人擁有經營主體量由2023年初的105戶提升至122.8戶,企業在經營主體中占比提升至24.62%。
經營主體作為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內蒙古正確處理監管、服務與發展的關系,把服務挺在監管前,讓監管跑在風險前。率先完成企業信息變更、遷移登記、注銷登記、開辦餐飲店等多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通過實施市場監管進園區服務,在工業園區設立了84個質量一站式服務窗口,現場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在全面推行“體檢式監管 服務型執法”模式下,內蒙古全面統籌“放得活”與“管得住”,以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保障企業敢闖敢投敢干。
今年3月初,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自治區司法廳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指導意見》,對食品監管、網絡交易監管等12個市場監管領域70項不予行政處罰事項的適用條件作了具體化、清單化規定。所有這些舉措的落地施行,充分激發了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
目前,內蒙古圍繞“一件事”提速、“一站式”服務、“一碼查”管住三件事,全力為經營主體發展疏堵、撐腰、賦能、減負。(記者李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