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楊昌鼎)4月10日,記者從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于近日刊載研究論文,發表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鳳仙花屬新物種——茂蘭鳳仙花(Impatiens maolanensis)。這是該保護區繼2024年發現荔波野桐后,半年內第二次記錄植物新種,再次印證該區域特殊生態價值。
茂蘭鳳仙花(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供圖)
2024年11月,茂蘭保護區高級工程師熊志斌與貴州師范大學湯曉辛教授的科研團隊,在茂蘭保護區東北邊的田洞天坑中開展鳳仙花傳粉學研究時,發現一株特殊鳳仙花科植物,花朵呈艷麗的橘紅色。該植株生長于天坑陰濕環境,具粗壯纖維狀根系,莖部帶有明顯葉痕節點,橘紅色花朵形態獨特。
茂蘭鳳仙花(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供圖)
研究團隊通過形態學比對和分子生物學分析,確認其苞片結構、花距長度等特征與已知鳳仙花屬植物存在顯著差異,遺傳數據亦證實其獨立物種地位,鑒定該植物是尚未被記載的新物種。從野外發現到成果發表歷時5個月,新物種以發現地“茂蘭鳳仙花”命名。
茂蘭鳳仙花,隸屬鳳仙花科,草本植物,高25至35cm。根纖維狀,莖強壯直立,具有葉痕節點。葉倒卵狀披針形,互生,密集排列在莖頂部,其基部有腺點。總狀花序單生于上部葉腋,具2至4朵花,由深綠色漸變為紅色,正面橘紅色。花期9月至11月,果期10月至12月。
茂蘭鳳仙花的生境及其形態特征圖(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供圖)
目前,茂蘭鳳仙花僅在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被觀察到,其獨特之處在于生長在一個天坑之中,這里海拔541米,該區域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據了解,鳳仙花屬全球現存約1000種,此次茂蘭鳳仙花的發現豐富了該屬種質資源庫,為這一龐大的家族增添了新成員。
目前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載有重點保護植物95種,保護區特有植物43種。連續發現新物種凸顯了系統化科考的重要性,作為我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持續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關鍵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