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2024年北京市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報告》于近日公布。這份年度水生態“體檢報告”顯示,北京市河湖水生態健康狀況總體良好。經過多年努力,北京主要河流生態系統逐步從以浮游植物為主的藻型濁水生態系統,向以沉水、挺水等大型水生植物等為主的草型清水生態系統轉換,這也標志著北京水生態系統正朝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據了解,2024年,北京市水生態監測工作共布設192個監測站點,涉及153個水體,覆蓋全市主要河流、湖庫,監測內容主要包括生境指標、理化指標和生物指標三類?!绑w檢報告”顯示,2024年,全市水生態健康綜合指數為86.95,比2023年增加1.54,與2012年相比上升了22.9%。全市健康水體比例為87.6%,與2023年相比上升4.6個百分點。
游船行駛在亮馬河上(2024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科學配置水資源,實施基于多目標的水資源精細化調度,綜合考慮生物節律和自然水文節律特征,開展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泃河等重點流域生態補水,努力增加流量過程維持時間,連續四年實現了五大河流貫通入海。全市地下水嚴重超采區全部清零,黑臭水體、劣Ⅴ類水體動態消除,受“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響的河道水生態系統也已逐漸恢復。
密云水庫鳥島上的牛背鷺(2024年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同時,北京的湖泊和水庫也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2024年,全市153個監測水體中共監測到浮游植物459種,浮游動物461種,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238種,水生植物93種,魚類74種。桃花水母、低斑蜻、“鳥中國寶”東方白鸛、丹頂鶴等珍稀物種也頻現在多個水域,北京地區還發現了魚類新物種北京花鰍。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近年來河湖水生態健康狀況總體持續向好,但受自然稟賦條件所限,北京主要河流天然徑流少,個別湖泊水體流動性不足,水生態系統受降水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北京的水生態系統總體仍較脆弱。下一步,水務部門將繼續加強與有關部門和各區的協同,動員全社會力量,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和水環境治理,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和精細化調度,推行近自然修復理念,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助力幸福河湖和美麗北京建設。(記者田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