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州中偉興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通過溶解、反應、洗滌、干燥、包裝等一系列操作程序,磷酸鐵前驅體產品有序產出,這些產品接下來將跟鋰進行燒結,成為鋰電池的正極材料。
“作為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企業,我們的產品除了滿足國內市場,也出口海外。貴州可靠的綠電支撐,為企業穩定生產提供了保障。”貴州中偉興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蓋純雷介紹,作為2023年以來連續3年全電量采購綠色電力的企業,今年該公司采購綠電電量已增加到2.4億千瓦時,比2023年采購的綠電電量增加了4倍左右,該企業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綠電覆蓋。
今年以來,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積極推動新能源企業注冊,持續擴大綠電交易規模,有效滿足企業綠色電力用電需求。截至3月底,貴州省2025年綠色電力簽約電量8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1至3月累計完成綠電結算電量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9.74%。綠電交易規模持續攀升、簽約電量再創歷史新高,為助力貴州能源消費轉型升級,實現“雙碳”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一轉型背后不僅有政策的驅動,還有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貴州省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印發,為新能源及綠電交易提供了保障。
3月,我省獨立儲能正式進入電力交易市場,對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搶抓機遇推動新型儲能跨越式發展,新能源裝機發電已成為我省第二大電源。截至2024年底,貴州新能源裝機總容量突破3000余萬千瓦。根據相關規劃,“十四五”末,我省新能源裝機總容量有望達到4200萬千瓦。
因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具有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等特點,為保障新能源電力充分上網,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按照清潔能源消納原則,適時調整水電、火電發電計劃,確保清潔能源全額消納。2024年,貴州電網累計消納新能源118.6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8.29%。
目前,貴州電網已建成500千伏水場、仁義、盤州輸變電等重點工程,“三橫兩聯一中心”主網架結構進一步完善,有力保障了新能源“應開盡開、應并盡并、能并快并”。我省還積極推進“煤改電”“油改電”“氣改電”等電能替代項目。2024年,全省新增電替代項目69393個,累計替代電量92.84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7萬噸。(記者張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