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到二0二七年,四川將建設三至五家省級農高區
●每家省級農高區有2家以上省市級以上產學研融合創新平臺基地、載體落地,引育100名既懂科研又懂產業的復合型人才
●通過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對考評達標的園區每年每個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優秀的園區當年每個上浮20%給予600萬元資金支持
近日,《四川省加快推進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工作指引》正式印發。《工作指引》提出,到2027年,建設3—5家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簡稱農高區),全省農高區主導產業產值超過200億元,集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超過400家,推動省級農高區成為四川引育農業創新主體、集聚農業創新資源、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生力軍;到2030年,建設8—10家省級農高區,全省農高區主導產業產值超過500億元,集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超過800家,推動省級農高區成為全省乃至西南地區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
《工作指引》從培育一批創新主體、做強一批主導產業、集聚一批創新資源、樹立一批服務樣板等4個方面,進一步細化建設任務。其中,在培育一批創新主體上,要求每家省級農高區集聚高新技術企業不少于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不少于4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少于40家,培育1—2家鏈主企業,引領園內企業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升至1.0%。在做強一批主導產業上,要求園區所在地政府遴選確定1—2個優勢特色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在政策、用地、資金等保障上給予特殊支持;每家省級農高區實現主導產業產值50億元以上,農業和涉農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
此外,《工作指引》提到,每家省級農高區有2家以上省市級以上產學研融合創新平臺基地、載體落地,引育100名既懂科研又懂產業的復合型人才。同時,要集聚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專家等50名以上,每年為主導產業提質升級發展提供“線上+線下”咨詢指導服務500次以上。
根據《工作指引》,申建對象主要為完成驗收/通過評定且還在建設序列中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以及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建設的特色農業園區。同時,還需滿足有規劃計劃、建設用地、主導產業、良好生態四個指標。
申建省級農高區后,將獲政策支持、項目支持、平臺支持三大激勵。其中,在項目支持上,給予省級農高區組織申報科技計劃項目指標。每年對省級農高區建設發展情況進行考評。通過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對考評達標的園區每年每個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優秀的園區當年每個上浮20%給予600萬元資金支持。(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