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記者帥華鋒 通訊員 張濤)七月盛夏,正是鮮桃飄香時。兩當縣站兒巷鎮大山村的百畝桃園迎來豐收季,紅彤彤的桃子壓彎枝頭,果香四溢,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這里不僅是農產品的產地,更成為站兒巷鎮“產業+觀光”模式的生動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甜蜜動能”。
生態種植,打造“舌尖上的自然”
走進大山村村民袁紅梅的桃園,飽滿的黃桃、蟠桃、蜜桃綴滿枝頭,游客穿梭其間,拍照打卡、采摘嘗鮮。“我們的桃子全程用農家肥,不打激素,味道自然甜!”袁紅梅笑著介紹。作為當地生豬養殖戶,她將生態循環農業理念融入桃園管理,種出的桃子以原生態口感成為“搶手貨”。
多元品種,延長“桃經濟”產業鏈
大山村桃園種植了黃桃、紅心桃、蟠桃等十多個品種,早、中、晚熟搭配,采摘期覆蓋整個6月。游客王女士贊不絕口:“第一次見到這么多品種,孩子還能學習農業知識,體驗感十足!”站兒巷鎮依托桃產業,推出“采摘+農家樂”“果園研學”等特色項目,讓游客從“舌尖”到“腳尖”感受鄉村魅力。
農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近年來,站兒巷鎮積極探索“產業體驗觀光”模式,將傳統農業與休閑旅游結合。大山村桃園正是典型代表,既帶動農戶增收,又提升鄉村人氣。“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四季有景、全域可游的觀光帶,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鎮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
這個夏天,不妨走進站兒巷鎮大山村,摘一顆自然成熟的鮮桃,賞一幅產業興、鄉村美的畫卷,邂逅屬于你的“桃”醉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