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7月7日,夏季的第5個節氣——小暑到來。此時暑氣未達極致,萬物蓄力生長,正是賞夏趣、品夏味、悟夏韻的好時候。
連日來,各地將傳統習俗與當地風情相融,推出一系列沉浸式文旅活動,不少游客在納涼消暑中感受節氣文化魅力。飛豬平臺發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風向標》顯示,今年暑期機票、酒店、門票、租車等旅游服務預訂量同比均大幅增長。長線游消費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
“老師你看!這朵荷花的影子映在水里,像不像倒過來的仙女裙?”北京市八大處公園映翠湖觀景平臺上,9歲的趙語然舉著水彩筆蹦跳著喊。7月7日上午,一場以“曬筆尖下的盛夏”為主題的小暑活動在這里進行。10組親子家庭的畫架沿湖排開,孩子們觀荷創作,用畫筆捕捉“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雅韻。
小暑已至,夏日炎炎,不少圖書館等公共文化空間成為市民游客“文化納涼”的好去處。
“小暑為什么要防溺水?因為此時雨水多,古人早就提醒‘暑天多水患’!”7月6日,由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槐蔭區圖書館承辦的槐圖文化大講堂“盛夏小暑至,紅心永向黨”二十四節氣·小暑科普活動在槐蔭區圖書館舉辦。活動現場,圖書館工作人員向讀者詳細講解了小暑節氣的歷史淵源、物候特點及相關詩詞文化等,并分享了夏季防暑方法。
游客王女士邊記防暑妙招邊說:“既知道了小暑要多吃綠豆,又學會了拓印,這趟來得值!”
在福建,一場名為“瓜分快樂,閱享一夏”的小暑節氣少兒主題活動日前在福建省圖書館舉辦。在創意手工環節,孩子們用黏土DIY“西瓜池塘”,感受夏日快樂。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官圳成興奮地說:“我不僅學到了好多小暑知識,還體驗了超喜歡的西瓜黏土畫,感覺自己像住在西瓜小鎮里,太有趣啦!”
“此次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入趣味體驗,讓孩子們沉浸式感受節氣文化,也進一步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未來我們將會持續舉辦此類活動,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福建省圖書館工作人員陳媛露說。
“《看秧歌》的調子一出來,暑氣好像都散了。”7月6日,山西喬家大院的花園涼亭前,來自太原的游客劉婷正跟著旋律輕輕點頭。身著晉商服飾的樂手端坐朱漆廊下,三弦琴的脆響混著穿堂風,漫過雕花窗欞,一場“唱游山西·院趣消暑”民謠音樂會讓古院滿是清涼。
在喬家大院豆腐坊廣場的趣味互動區前,“唱游山西”主題趣味拼圖游戲已經開始。“還差最后一塊。”10歲的馬文博盯著散落的圖塊,額角滲著汗也顧不上擦。這是喬家大院為小暑設計的趣味互動——將晉商樂坊的圖景拼完整即可獲贈喬院小暑限定禮品。“這拼圖里有戲臺、樂器,拼完就知道以前的人怎么消暑了。”不一會兒,馬文博舉著拼好的圖,雀躍著跑向領獎臺。
小暑一到,暑期旅游旺季也隨之而來。多地乘“熱”而上,搶抓暑期機遇,加大旅游產品供給,推出惠民措施,提升服務水平,以滿滿誠意吸引游客,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安徽馬鞍山市發放文旅消費券200萬元,優惠涵蓋景區景點、星級酒店、皖美民宿等,邀游客打卡山水詩城;吉林長春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正式開街,花車巡游、街頭演藝、新民市集、名家簽售等活動輪番上演,吸引廣大市民游客參觀體驗;四川自貢以“清涼自貢·樂游暑期”為主題,精心策劃融合研學、采摘、夜游、節慶、消費等多元場景的文旅活動……
小暑至,盛夏始,這個夏天,暑熱里的文旅新意還在持續生長。(記者夏冬陽 李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