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神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發展征程中,有這樣一支朝氣蓬勃的青年團隊——機電設備檢測實驗室。平均年齡26歲,既有沉穩擔當的“90后”骨干,也有活力四射的“00后”新銳,他們以共青團員的責任與擔當,將青春熱血融入檢測事業,用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在機電設備檢測領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為公司發展道路上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
“青春齒輪”助力團隊成長
走進機電設備檢測實驗室,躍動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90后技術骨干與00后新銳組成的“齒輪組”,在“精”文化的軸心牽引下,緊密咬合、協同運轉。班組建設如同精密的機械裝配,將個人專長轉化為集體動能,讓每位成員都成為推動團隊前進的重要齒輪。
技術傳承是團隊成長的潤滑油。每當新設備入駐實驗室時,總能看到老員工帶著年輕人拆解設備、研究原理的身影。在引入先進的無損檢測設備時,92年的張文蛟化身“齒輪軸心”,白天帶領團隊調試設備,晚上整理操作手冊。新入職的00后王茂宇,起初面對復雜的儀器操作手足無措,在前輩們“一對一”的傳幫帶中,逐漸掌握設備原理,如今已能獨立完成精密檢測任務。這種“老帶新”的齒輪傳動模式,讓技術經驗在班組內高效流轉,也讓新成員迅速融入集體。
團隊建設活動則是增強齒輪契合度的潤滑劑。團支部精心策劃的“檢測技能大比武”,將理論考試與實操競賽巧妙結合。在模擬液壓支架立柱檢測環節,青年們分組協作,從方案設計到數據記錄,每個環節都展現出高度的默契。活動后,大家圍坐在一起復盤討論,碰撞出許多優化檢測流程的新思路。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團隊的專業技能,更讓成員間的配合如同精密齒輪般嚴絲合縫。
“攻堅千斤頂”撐起業務重擔
面對繁重的檢測任務,機電設備檢測實驗室青年班組化身為堅固的千斤頂,憑借頑強的毅力與精湛的技術,扛起一項項艱巨任務,為企業發展筑牢堅實支撐。
面對張家峁礦業公司3.6m液壓支架117臺無損探傷的緊急任務,班組迅速成立“青年突擊隊”。23天的連續奮戰,如同千斤頂的一次次精準發力,團隊成員克服工期緊、環境差等困難,累計工作3864小時。檢測過程中,他們采用“人休機不休”的輪班制,在狹窄的支架空間內,手持探傷儀一寸寸掃查焊縫。有位成員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腰部疼痛難忍,卻只是貼上膏藥稍作休息便重返崗位。最終,團隊不僅提前完成任務,還發現23處潛在安全隱患,為礦方避免了重大損失。
在攻克技術難題時,班組同樣展現出千斤頂般的強大力量。針對國標對立柱檢測要求不明確的問題,團隊主動擔當,開展大量實驗研究。他們如同千斤頂般不斷加壓探索,收集不同工況下的檢測數據,經過半年的努力,編制出企業內部檢測標準,并榮獲產業公司技術創新三等獎。這項標準的出臺,不僅解決了行業難題,更提升了團隊在檢測領域的話語權。
“奉獻光譜儀”閃耀奮斗征程
在機電設備檢測實驗室,奉獻精神如同光譜儀,將青春的光芒分解成無數溫暖的色彩,照亮團隊前行的道路,也為公司發展增添絢麗色彩。
日常工作中,奉獻是永不熄滅的光芒。每逢節假日,實驗室里依然能看到青年們忙碌的身影。有兩名成員為完成緊急檢測任務,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女員工們克服體力上的劣勢,主動承擔數據整理、報告編寫等繁瑣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他們如同光譜儀中的不同色光,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共同匯聚成團隊奉獻的絢麗色彩。
“品牌放大鏡”彰顯團隊風采
在品牌建設的道路上,機電設備檢測實驗室青年班組猶如放大鏡,將團隊的專業能力、服務品質和精神風貌不斷放大,在行業內外樹立起耀眼的品牌形象。
技術服務是品牌的核心聚焦點。團隊始終以“服務精益、設備精準、技術精湛、數據精確”的“精”文化為準則,對每一次檢測都精益求精。在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實驗室能力驗證活動中,團隊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所有項目均評定為“滿意”。他們如同放大鏡般,將每一個檢測數據、每一份檢測報告都打磨得無可挑剔,用專業贏得客戶信賴。
從青春齒輪的協同運轉,到創新顯微鏡的精準洞察;從攻堅千斤頂的堅實支撐,到奉獻光譜儀的溫暖照耀,再到品牌放大鏡的精彩呈現,榆神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機電設備檢測實驗室青年班組,正以青春之名書寫奮斗華章,用團隊之力鑄就檢測輝煌。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只要心懷夢想、攜手同行,定能在檢測事業的征途上,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書寫更多屬于青春與團隊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