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咖啡館、小吃店、書店,在陜西西安的城墻腳下,一個老菜場不斷改造升級,引入多元業態,方便附近居民的同時,也讓這里成為年輕人,甚至是游客的打卡地。究竟這個“一半煙火,一半潮流”的老菜場,是如何成功出圈的呢?一起去現場看看。
在陜西西安市碑林區城墻根下的信義巷,街坊們吃過早飯,就會到建國門綜合市場遛彎、買菜,累了可以找個地方喝個咖啡、飲個茶。
建國門綜合市場所在地的前身是西安市平絨廠。1998年,廠子停產后,平絨廠將部分廠區改建成建國門綜合市場,經營的主要是蔬菜、肉蛋禽和日用品,能滿足周邊近10萬居民的生活需求。
2017年,西安市平絨廠與西安世界之窗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對建國門綜合市場進行了提升改造,打造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
2019年,在政府的引導下,老菜場的改造工作全面鋪開,拆除違建,建天橋、連廊,重新劃分市場的功能性區域,招募不同的業態入駐,吸引青年人來此創業。
2023年,楊漫修從國外留學歸來,因為看好老菜市的發展前景,他在這里開了一家火鍋店。不僅能夠就近買到新鮮的食材,還能訂購很多特殊的調味品。
為了保持老菜場的新鮮感,管理方與商戶一年一簽約,在招商時也會避免同質化業態。
這個暑假,老菜場還成了游客的新晉打卡地,工作日的客流量約1.5萬人次,周末、節假日達3萬人次。老菜場、新街區,不管是老街坊,還是新鄰居,在這里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生活的滋味就在這踏實而新鮮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