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工區深入踐行“用‘乙方’思維做‘甲方’”理念,通過技術響應提速、加工服務提質、人才培育提效等舉措,實現了從“被動維修”到“主動服務”的轉型升級,今年累計完成各類檢修任務2000余項,為礦井穩產高產提供了堅實的設備后勤保障。
技術響應提速。建立“一線有需求、工區有行動”快速響應機制,今年以來,先后下井完成S1218設備列車故障調試、S1235工作面移變搶修、排水系統23臺水位控制器檢修等各類急難任務,累計修復開關804臺。為采掘一線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特別是在皮帶運輸工區皮帶H架緊急改造任務中,技術人員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讓一線單位切實感受到“故障不過夜、支持在身邊”的服務承諾。
加工服務提質。突出“精準高效、保障到位”服務特色,建立標準化加工流程和質控體系。按照采掘一線需求精準測繪各類加工圖紙,全年累計加工非標件1606件,月均達180件。15天內完成皮帶運輸工區水泵護欄62件,皮帶過橋150余架、掛網支腿近500個。從牌板架子到壓風自救裝置,從水箱加工到過渡槽壓鏈板搶修,機修工區不僅保證加工質量,更注重交付時效,以精湛工藝和高效產出大幅提升設備可靠性和開機率。
人才培育提效。構建“訓戰結合”人才培養體系,今年累計開展技術比武3場、外出培訓3批次,參訓60人次,“師帶徒”結對28對。主動對接行業前沿,調研5家核心維修商,引入廠家技術指導12次,派駐骨干跟學培訓8人次。通過搭建電工、鉗工、電焊工三大競技平臺,培養技術骨干20余人,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為服務升級打造出一支響應迅速、技術過硬、服務優質的機修“鐵軍”。(供稿:張麗 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