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陜西省“十四五”規劃將新能源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作為產業轉型的重要路徑。作為華電綠秦“六個結合”戰略中“與園區建設相結合”的典范工程,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銅川卡美特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開創性地實現了“工業廠房+新能源發電”的立體開發模式,成為全省首個全光伏屋面產業園區,為工業園區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華電方案”。
創新融合,塑造廠房低碳“新形態”
走進銅川市耀州區董家河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卡美特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這片以鋁產業為主導,煤-電-鋁聯產聯營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是陜西省重點打造的基輕量化材料產業基地。園區占地232畝,規劃建設16棟標準廠房,重點引進汽車零部件精密加工、新材料制造等企業,全部投產后預計年工業產值達10億元。
“卡美特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緊密結合銅川市‘陜西制造、銅川配套’和‘西安研發、銅川轉化’的發展戰略,定位高端制造,對電力可靠性和綠色低碳要求很高。傳統供電模式不僅成本高,也難以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需求。”銅川卡美特園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
針對這一需求,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以敏銳的戰略眼光,創新性提出“全屋頂光伏覆蓋”解決方案,將16棟廠房屋頂轉化為“綠色發電站”,打造“工業用地+新能源”雙重產出模式。
施工初期,項目建設團隊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如何在屋頂上安裝可靠的光伏系統,既能將光伏組件直接集成到建筑的圍護結構中,又能使其成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兼具發電和建筑功能的新型建筑形式。對此,技術團隊通過多輪結構力學模擬與建筑美學論證,創新采用建筑一體化光伏BIPV結構,既保留了建筑原有風格,又為建筑內部負載供電。
項目建設期間,還面臨著工期緊張與園區正常施工并行的難題。為減少對園區建設的影響,施工團隊采用“分區施工、錯峰作業”模式進行作業。經過1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項目順利完成16座廠房屋頂光伏組件的安裝,實現并網發電。
項目充分結合了廠房的建設設計情況,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發電模式,實現銅川卡美特汽車產業園全屋頂光伏覆蓋,真正讓原本單一的工業廠房蛻變為高效的“綠色發電站”。
產業賦能,打造零碳園區“新標桿”
光伏項目的建設為銅川卡美特汽車產業園帶來了顯著的“綠色紅利”。自項目并網以來,園區招商吸引力明顯增強,已簽約企業從原來的2家增加到7家,目前投產的企業年產值能達到3000萬元,待16座廠房全部入駐企業后,預計年產值能達到10億元,解決就業2000余人。
在推動園區產業綠色發展的同時,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更以央企責任擔當為落腳點,聚焦園區職工的實際需求,一方面,針對園區外部環境配套服務空白,專項規劃建設“華電福能 綠享三秦”便民服務亭,把便利送到園區企業職工“家門口”,切實解決日常服務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中國華電第九個公眾開放日與社會責任月活動契機,專門邀請園區職工子女參與其中,通過開設新能源科普課堂、贈送綠色文創產品等形式,讓孩子們在互動中了解光伏知識、樹立低碳環保意識。這一系列舉措,讓“零碳園區”不僅有產業升級的“速度”,更充盈著民生關懷的“溫度”。
陜西汐池聚合科技公司是首批受益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賬:“我們的鋁箔餐盒和PP(聚丙烯)餐盒日產量分別達到10萬套和3萬套,生產線用電負荷大且連續運行,正好與光伏白天發電特性匹配。使用光伏電力后,單位產品能耗成本降低18%,產品碳足跡減少22%,成功銷往東南亞、阿拉伯、中東等地區,市場反饋非常好,今年訂單量更是大幅增長。”
環境效益同樣顯著,項目年發電量1200萬度,可滿足園區100%的用電需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07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44噸,二氧化硫1.03噸、氮氧化物1.55噸、煙塵0.22噸,相當于種植60萬棵樹。該項目還被列為陜西省首個“綠色低碳廠房示范園區”,其“發電+節能”模式成為省內工業園區的低碳標桿。
“卡美特項目的價值不僅在于提供清潔能源,更在于推動產業生態系統升級,打造全省首個示范‘零碳工業園區’”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表示,“要進一步總結推廣銅川卡美特園區建設經驗,在全省范圍內復制‘綠色能源+園區建設’模式,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模式輻射,開辟園區建設“新路徑”
銅川卡美特產業園光伏項目的成功實踐,為陜西省工業園區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園區建設”模式在全省范圍內輻射推廣。
在模式推廣過程中,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堅持“一園一策”,根據不同園區的產業特點、廠房結構、用電需求定制個性化方案。目前已完成綏德綏北產業園一號軌道棚分布式光伏項目等園區屋頂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
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堅持用好用足陜西省關于近零碳園區建設的政策,積極推進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源網荷儲+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落地,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能,也為省內園區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華電實踐”。
“‘綠色能源+園區建設’模式的穩步推廣,為我們后續幾年在全省推進多個同類綠色園區項目樹立了清晰標桿、提供了實踐藍本,必將助力陜西在打造全國重要新能源產業基地的進程中彰顯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表示。
如今,銅川卡美特產業園已成為陜西省“綠色園區”建設的亮麗名片,陜西省政府、銅川市政府、省中小企業協會等各級政府部門與行業組織前來調研考察。下一步,陜西華電新能源公司將持續深化“華電綠秦”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培育綠色增長新動能,為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做出華電貢獻。(供稿:武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