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賬本”寫滿法治答案
近年來,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深化“書記民情‘三本賬’”(以下簡稱“三本賬”)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充分發揮縣、鎮(部門)、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關鍵人”作用,形成以問題和民意為導向的執政思維和治理體系,以信訪工作法治化開啟基層治理新篇章。
2021年,石泉縣“‘三本賬’——以人民為中心的縣域治理制度創新”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2022年5月,石泉縣榮獲“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2022年以來,石泉縣連續4年平安建設滿意度位居省市前列,先后被授予省級平安銀鼎和平安銅鼎。
織密民意網,民情全收集
“以前反映問題要跑好幾趟,現在打個電話、發個短信,書記就能看到。”談起“三本賬”帶來的便利,池河鎮合一村村民李女士深有感觸。為打通民意“堵點”,石泉縣首先從“建賬”破題,構建起“線上+線下”立體化民意收集體系。
線上,全縣公開縣、鎮(部門)、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手機號、民情熱線,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提交訴求;線下,在全縣164個村(社區)設立“民情接待室”,每月固定“書記接待日”,同時組織網格員、村干部定期上門走訪,暢通十大民情收集渠道,重點收集老弱病殘群體、偏遠村組群眾的需求,確保“小眾聲音”不被忽視。
“不是所有訴求都混為一談,我們按‘意見建議、利益訴求、投訴舉報’分類登記,每筆‘賬’都明確牽頭書記、責任單位和辦理時限。”石泉縣信訪接待中心負責人介紹,對納入“三本賬”事項全部落實書記“四個親自”責任,即書記親自把關建賬、親自簽批交辦、親自督促辦理、親自審核辦理結果,通過“書記抓總、分級負責”,把責任壓實到“關鍵人”身上,杜絕“推諉扯皮”。2016以來,全縣累計收集各類訴求1.2萬余條,建檔率達100%。
“自全面推行信訪工作法治化以來,我縣以‘三本賬’制度和‘321’基層治理模式為依托,探索實施‘信訪前置’工作機制,扎實推進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五個法治化的要求。對收集的民情做到分清性質、明確管轄,轉辦督辦到位,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按時處理到位,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堅決問責到位,對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依法處理到位。”石泉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錨定法治標,信訪精辦理
家住石泉縣城關鎮北街社區3組的陳先生沒有想到,自己通過“三本賬”反映北環路德莊火鍋店對面污水外溢,影響居民出行的問題,第二天就有人管了。這是石泉縣以法治思維“信訪辦理”的生動縮影。
“法治化辦理信訪事項的能力是‘必修課’。”石泉縣信訪局局長李萬軍表示,縣里定期組織三級黨組織書記學習《信訪工作條例》,開展“法治辦信”模擬演練,提升干部運用法律手段解紛的能力。同時,建立分層督辦機制,縣委書記緊盯“重難點賬”,鎮黨委書記跟進“未辦結賬”,村黨支部書記處理“簡易賬”,對超期未辦、群眾不滿意的訴求啟動“回頭看”,截至目前,共發出書面督辦提醒函35份、各類通報11期,提出改進意見3條,提出科學決策意見1條,推動98%的訴求在規定時限內辦結。
工作中,各級黨組織書記加入信訪工作法治化流程,建立“分類建賬—書記閱批—受理告知—快速交辦—嚴格督查—結果反饋—回復征詢—書記把關—銷號歸檔”的辦理流程。落實信訪工作人員首辦責任制,“一對一”全程服務,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對復雜問題采取“一案三交”,交分管縣領導、承辦單位和屬地,共同推動問題解決。對信訪積案堅持“包案領導+工作專班”推進機制,以“案清事明”推動“案結事了”,信訪積案化解率達到88%。
閉環驗實效,治理見真章
“賬清不清,群眾說了算。”在石泉縣,每一件“三本賬”事項辦理結束后,都會征詢群眾意見,群眾不認可的要重新辦理。
城關鎮“三本賬”臺賬編號為(2025)第一號的記錄顯示:1月17日,訴求人方先生反映,環城路看守所路口后面住戶及有關單位的污水排放滲透至其房屋,影響居住,請求處理。對此,石泉縣城關鎮政府1月26日答復,查明滲水的具體原因。如果是因公共排水管道漏水導致的滲水問題,一切費用由縣住建局承擔。送達回證顯示,訴求人同意上述意見。
對此,城關鎮黨委副書記張繼煥表示,2024年以來,全鎮已受理“三本賬”208件,辦結191件,正在辦理17件,辦結率91.8%,成功化解縣信聯辦交辦的4起信訪積案;受理12345工單729件,辦結726件,正在辦理3件,辦結率99.5%。
據了解,石泉縣在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進程中,建立“三本賬”三色管理和“縣信訪局、縣委常委、縣委書記三線督辦工作機制”,日常工作由縣信訪局督促落實,落實情況實行納入季度平安建設重點督查,重大問題由分管縣委常委實時督辦,辦理不力的由縣委書記約談單位主要負責人,造成嚴重后果的移交縣紀委監委從嚴問責。近3年來,共追責問責辦理處置信訪工作不力黨員干部34名,其中黨紀政務處分8人、組織處理26人,推動依法處理滋事擾序、纏訪鬧訪等行為7起,有力維護了良好的信訪秩序,提升了基層治理質效。
數據顯示,推行“三本賬”以來,石泉縣信訪量同比下降42%,群眾對基層治理滿意度提升至96.8%,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環境。
深化“三本賬”,處處有“楓”景
“太感謝村干部了,及時為我母親申請辦理了低保,現在每月481元錢都按時到賬,為我們減輕了家庭負擔……”
原來,家住饒峰鎮勝利村一組的楊先生,其母親因高血壓、糖尿病長期需要住院診治,今年7月22日,楊先生通過手機端向村“三本賬”申請農村低保,隨后網上提交了診斷證明、病歷和申請書,沒想到8月12日就審批下來了。
饒峰鎮勝利村黨支部書記楊臣忠坦言:“縣委書記有他的‘三本賬’,鎮黨委書記也有他的‘三本賬’,作為我們最基層的村黨支部書記,我也有我的‘三本賬’。群眾有什么訴求,有什么問題,我們都能第一時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年上半年,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件,上報鎮綜治中心后,已通過到村聯調成功化解,此外,網格員調解鄰里糾紛6件。近3年來本村無一信訪案件上行到鎮,未發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
據了解,近年來,石泉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前移信訪工作關口,深入開展“深化源頭治理化解信訪矛盾”專項工作,充分運用綜治中心資源優勢,推進矛盾化解、社會穩定,消除風險隱患。發揮綜治中心“一站式”化解平臺作用,既抓程序推進、實質解決,依法受理規范辦理信訪事項,也加強對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依法規范群眾信訪行為,引導依法理性有序表達訴求。
“三本賬”制度充分發揮縣、鎮(部門)、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這一“關鍵人”的引領作用,切實解決群眾利益訴求等“關鍵事”,強化源頭治理,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分類施策,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群眾說事、書記接事、組織辦事、安寧無事”。下一步,石泉縣將繼續深化“三本賬”機制,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與基層治理現代化深度融合,讓群眾的急難愁盼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繪就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的美好畫卷。作者:單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