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創新群體,也是國家科技人才政策的重點。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林新表示,2023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從職業早期培養、賦予青年科技人員更多擔綱領銜機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林新介紹,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方面,發揮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對于青年科技人才的發現培養作用。“十四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比例為43.3%;同時,科技部還專門新設青年科學家項目,已累計支持150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80%的項目由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承擔。在“嫦娥”探月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骨干力量。
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力度。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工程碩博士聯合培養,設立專項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出國(境)交流培訓。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所把一半以上的基本科研業務費用在年輕人身上,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設立職業早期的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專項,用于自主選題研究,配備學術導師,幫助其順利開啟科研職業生涯。
林新表示,我國營造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持續推進減負專項行動,幫助青年科技人員從填表、報銷等非科研負擔中解放出來,保證充足的科研時間。在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破格晉升職稱,對從事基礎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探索5~10年長周期考核,鼓勵他們潛心研究、勇于突破。(記者于忠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