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 9月26日,2025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陜西省集中示范活動在銅川市耀州區舉行。銅川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度參與各項農業科技實踐活動,通過現場宣傳、技術培訓、實地指導等多樣化形式,將農業科技成果送到“田埂間”,打通科技助農“最后一公里”,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活動當天,會場農業展區人頭攢動、氛圍火熱,服務與展示內容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本地特色農產品展示區”齊口裂腹魚、多磷白甲魚等特色魚類鮮活靈動,秦陽、瑞雪、華碩等品種銅川蘋果及羊肚菌、耀州花椒等地理標志農產品有序陳列,全方位展示我市農業發展成果。一旁的服務展位上,農業科技專家現場“坐診”,針對群眾在種植、養殖、農機化生產等方面遇到的難題逐一答疑,交流頻繁,反響熱烈?,F場還集中發放了涉及耕地保護、病蟲害防治、畜禽養殖、農業生態環保等方面圖文并茂的資料3000余份。
“剛在農產品區看到咱銅川蘋果又大又紅,正琢磨著自家果園咋能種出這好品種,轉頭就有技術專家指導,還領到了技術手冊!更貼心的是,我一直搞不清農業補貼咋申請,這本政策解讀寫得明明白白,這下心里的兩塊疙瘩都解開了!”一位手里捏著資料、還揣著蘋果品種宣傳單的村民,滿臉笑容地說道。
為推動“三下鄉”服務落地見效,銅川市農業農村局組建了多支農技服務小分隊,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送技術、送服務、送物資。市中藥辦針對耀州區花椒產業發展,在阿古村花椒園開展了實操指導,圍繞秋冬季花椒樹修剪、病蟲害防控等關鍵,演示剪枝高度確定、病弱枝疏除等技巧,細致解答農戶疑問,發放《花椒秋冬季管理技術手冊》等50余份、花椒專用剪50余把,全力推動技術落地。市畜牧站聚焦畜禽養殖,深入豐源養殖合作社等場地,針對“生豬育肥慢”“蛋雞產蛋率波動”等實際問題,精準給出飼料配比調整、養殖密度優化、消毒流程規范等解決方案,指導蛋雞產蛋監測、生豬生長環境監控等智慧養殖設備應用,助力養殖產業向智能化轉型。
近年來,銅川市農業農村局以“科技興農、服務惠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構建起“常態化+重點突擊”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強先進適用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與成果轉化,因地制宜建設示范基地,輻射帶動農戶增產增收,年均開展下鄉服務超千場次,覆蓋全市所有鄉鎮。同時,持續完善農技推廣網絡,創新構建“一鎮一站點”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形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新模式,為農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及產業規?;l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來源:銅川市農業農村局科技與農機管理科)